题目
[单选题]优等劳动力市场和次等劳动力市场相对隔离的主要原因是(    )。
  • A.两种劳动力市场存在工作条件差异
  • B.

    两种劳动力市场存在工资福利水平差异

  • C.

    两种劳动力市场存在技能要求差异

  • D.

    两种劳动力市场存在工作保障性差异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力市场的结构。

贫穷、歧视以及受教育程度不高导致的技能缺乏是造成优等劳动力市场和次等劳动力市场之间出现相对隔离的主要原因。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2023年《人力资源》真题(考生回忆版)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当一个人处于职业生涯发展阶段中的建立期时,其典型的身份是(    )。
  • A.导师
  • B.同事
  • C.学徒
  • D.顾问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职业生涯管理的注意事项。

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及主要任务
发展阶段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衰退期
发展任务确定兴趣、能力,让自我与工作匹配晋升、成长、安全感,生涯类型的确立维持成就感,更新技能退休计划,改变工作与非工作之间的平衡
活动协助、学习、遵循方向独自做出贡献训练、帮助、政策制定退出工作
身份学徒同事导师顾问
年龄30岁以下30~45岁45~60岁60岁以上
专业资历2年以下2~10年多于10年多于10年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不定项选择题]在我国的失业人员统计中,失业人员必须满足的条件包括(    )。
  • A.要求就业
  • B.在法定劳动年龄内
  • C.有工作能力
  • D.未能就业
  • E.工资水平低于社会平均工资
答案解析
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失业与失业统计。

在我国关于失业人员的统计中,失业人员是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选项B】,有工作能力【选项C】,无业且要求就业【选项A】而未能就业【选项D】的人员。另外一个很重要的规定则是,某类人员虽然从事一定社会劳动,但劳动报酬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情况视同失业。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CD。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劳动关系系统运行所具有的功能包括(    )。
  • A.动力功能
  • B.阻力功能
  • C.约束功能
  • D.自动平衡功能
  • E.自动发散功能
答案解析
答案: A,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关系系统及其运行。

劳动关系系统的运行有两种功能,即动力功能与约束功能。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C。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单选题]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时,其保险费的计算标准是(    )。
  • A.本地区最低工资标准×2×国家规定的比例
  • B.

    本单位职工的工资总额×国家规定的比例

  • C.

    本地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0.8×国家规定的比例

  • D.

    本地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国家规定的比例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缴纳。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计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组合题]

某公司受经济环境影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三年来持续亏损,急需降低经营成本为此,该公司计划实施经济性裁员20名。该公司提前20日向工会说明了相关事项,听取了工会意见之后向劳动行政部门书面报告了裁员方案,随后当地劳动行政部门书面同意企业实施裁员得知被列入裁员名单后,赵某和李某非常不满。赵某觉得自己离退休都不到两年了,没有功劳还有苦劳;李某更是不满,认为自己在公司工作时曾被确认因工负伤,还被认定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公司不能这样“甩包袱”。已知该公司全体员工的月平均工资是5000元,当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是4500元,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是2000元。近两年来,赵某和李某月工资都是4 000元。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合同解除。

【选项A错误】《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需要裁减人员20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要求2]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对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限制。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的。

(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要求3]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对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限制。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的。

(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要求4]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解除与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1年向劳动者支付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