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根据西蒙决策理论,探索、研究和分析可能发生的行为系列属于(    )。
  • A.选择活动阶段
  • B.设计活动阶段
  • C.开始活动阶段
  • D.结束活动阶段
本题来源:2023年《人力资源》真题(考生回忆版)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决策过程。

管理心理学家赫伯特·西蒙认为决策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智力活动阶段。智力活动阶段的决策工作包括对环境进行分析,确定决策的情境。

(2)设计活动阶段。设计活动阶段的决策工作包括探索、研究和分析可能发生的行为系列。

(3)选择活动阶段。选择活动阶段的决策工作是在上一阶段可能发生的行为系列中选择一个行为。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通过绩效考核结果分析发现,有些员工的工作态度很好,但工作能力不足。针对这类员工,组织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
  • B.给予员工适当的晋升
  • C.对员工进行适当的惩罚
  • D.给予员工必要的奖励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绩效考核结果的分析与应用。

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划分的四种员工类型(见下图),工作态度好但工作能力不足的员工属于安分型。对于安分型的员工,组织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培训以提升其工作技能。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关键绩效指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关键绩效指标是由主管人员决定的
  • B.关键绩效指标应该覆盖所有的业务流程活动
  • C.关键绩效指标应当是可量化的或可行为化的
  • D.关键绩效指标一旦确定,就不应随着企业的战略调整而变动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绩效管理工具。

【选项A错误】关键绩效指标是由主管人员决定并被员工认可的绩效指标,它使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在工作业绩上的认识保持一致,并为未来的绩效沟通奠定基础。

【选项B错误】关键绩效指标是对重点经营活动的反映,而不是对所有业务流程活动的概括。

【选项D错误】关键绩效指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随企业战略的变化而调整。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外籍人员获得中国永久居留资格后,可以享受的权益有(    )。
  • A.可以在中国购房,并享受中国公民同等待遇
  • B.可以无限期在中国(境内)居留
  • C.在中国境内工作,可以不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
  • D.可以在中国境内申请驾照
  • E.在中国境内工作,可以不参加社会保险
答案解析
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人力资源的国际流动。

【选项E错误】永久居留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工作的,依法参加相应社会保险,缴存和使用公积金;在中国境内居住但未工作,且符合统筹地区规定的,可参照国内城乡居民参加居住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CD。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合同解除。

【选项A错误】《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需要裁减人员20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要求2]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对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限制。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的。

(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要求3]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对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限制。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的。

(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要求4]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解除与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1年向劳动者支付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争议仲裁。

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即出现围绕同一争议双方当事人互为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两个争议案件时,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劳动合同履行地为劳动者实际工作场所地,用人单位所在地为用人单位注册、登记地。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要求2]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培训服务期。

劳动合同期满,但约定的服务期尚未到期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服务期满:双方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要求3]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培训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该公司与赵某约定4年的服务期,花费4万元的费用,则分摊到每年的费用为1万元,赵某离职时已经履行了2年的服务期,只需支付未履行的2年,即2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要求4]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争议仲裁。

当事人提出管辖异议的,应当在答辩期满前书面提出。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