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题考查管理方格图及生命周期理论。
生命周期理论将工作取向和关系取向两个维度相结合,得出四种领导风格:
①指导式(高工作一低关系)。领导规定工作任务、角色职责,指示员工做什么,如何做。
②推销式(高工作一高关系)。领导不仅表现出指导行为,而且富于支持行为。
③参与式(低工作一高关系)。领导与下属共同决策,领导提供便利条件和沟通。
④授权式(低工作一低关系)。领导提供较少的指导或支持,让下级自主决定。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工具与步骤。
【选项C错误】人力资源计分卡明确了衡量实现组织战略所必须完成的各项管理活动需要完成的具体指标和目标。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甄选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内容效度是指一项测试的内容与测试所要达到的目标之间的相关程度,即一项测试的内容能够代表它所要测量的主题或特质的程度。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工伤认定。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①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②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③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④患职业病的。
⑤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选项A】
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⑦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①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选项E】
②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选项D】
③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残疾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C。

本题考查培训与开发的组织体系。
【选项B错误】在大型组织中,由于员工数量多,培训与开发任务繁重,一般设置专门的培训与开发机构。
【选项E错误】企业大学是独立的培训与开发机构的一种扩大发展的模式。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CD。

2020年1月1日,小李与位于S市的某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约定日薪200元,合同期限截至2022年12月31日。之后,小李由单位安排到G市工作,工作期间,小李周末共计加班70天。上述加班有单位考勤记录为证,但考勤记录由单位保管。2022年12月31日劳动合同到期后,劳动关系终止。
2023年8月,小李向该单位主张加班费,单位认为2020年和2021年的加班费已过仲裁时效,同时主张曾向小李支付过5 000元的加班费。仲裁委员会支持了小李的仲裁请求,单位表示不服。据悉,S市和G市2022年、2023年月最低工资均为3 000元。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考查劳动争议仲裁。
【选项A错误】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劳动争议当事人的举证责任。
在劳动争议仲裁或诉讼活动中,既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原则,也实行“谁作决定,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原则。
【选项A错误】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和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和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当事人由于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按照有关规定予以收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认为有必要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予以收集。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劳动争议仲裁。
【选项B、C错误】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1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1年内提出仲裁申请。
【选项D错误】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调解等行为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劳动争议仲裁。
下列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一般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①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金额的争议;【选项D】
②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选项A】
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时,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30日内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选项C】
【选项B错误】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的,当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书之日起15日内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