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搜题 /  试题详情
题目
[不定项选择题]根据诉讼时效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诉讼时效期间起算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 B.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18周岁之日起算
  • 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算
  • D.请求他人不作为的债权请求权,自权利人知道义务人违反不作为义务时起算
答案解析
答案: A,B,C,D
答案解析:选项A,B,C,D均正确。
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第二章 基本民事法律制度(2024)
去题库练习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甲欠乙10万元未还,乙索债时,甲对乙称:若不免除债务,必以硫酸毁乙容貌,乙恐惧,遂表示免除其债务。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下列关于该债务免除行为效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有效
  • B.无效
  • C.可撤销
  • D.效力待定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不定项选择题]根据诉讼时效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中,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有(  )。
  • A.甲把要求乙清偿3个月前到期的债务的书面通知当面递交乙,乙拒绝接收,甲将通知留在乙处后愤然离去
  • B.乙对甲的债务已过清偿期1个月,乙突然不知所踪,经过2个月的多方探寻无果后,甲在《人民法院报》上刊登声明,要求乙清偿债务
  • C.甲对乙的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还有1个月即将届满时,甲意外死亡,需等待确定继承人
  • D.债权人甲路上偶遇债务人乙,未等甲开口要求乙偿还1个月前到期的债务,乙即一边连称“抱歉”,一边匆匆离去
答案解析
答案: A,B
答案解析:

(1)选项A: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直接送交主张权利文书, 对方当事人在文书上签字、盖章或者虽未签字、盖章但能够以其他方式证明该文书到达对方当事人的,导致诉讼时效中断。本题中,虽然乙拒绝接收(未签字、盖章),但甲能够以其他方式证明该文书已经送达乙,将导致诉讼时效中断;(2)选项B:当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对方当事人在国家级或者下落不明的当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级有影响的媒体上刊登具有主张权利内容的公告的,导致诉讼时效中断;(3)选项C:债权人死亡,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的,导致诉讼时效中止(而非中断);(4)选项D:债权人未提出请求、债务人并未作出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不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

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民事法律行为概念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民事法律行为包括事实行为
  • B.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素
  • C.民事法律行为包括侵权行为
  • D.民事法律行为的目的是指行为人实施行为的动机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1)选项AC:法律事实分为事件与行为,其中行为分为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常见的事实行为有创作行为、侵权行为、拾得遗失物、建筑房屋等。(2)选项BD: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权利义务为目的。此处的“目的”仅指当事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所追求的法律后果,不包括行为人实施行为的动机。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单选题]根据基本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决议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决议是指多个主体根据表决规则作出的决定
  • B.决议中的意思表示主要对发出表示的成员有拘束力
  • C.决议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对不同意的成员没有拘束力
  • D.决议为双方民事法律行为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1)选项BC:决议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可以多数决的方式作出,而且对没有表示同意的成员也具有拘束力;决议中的意思表示不仅对发出表示的成员有拘束力,而且主要对表示者共同代表的法人有拘束力。(2)选项D:决议是多方民事法律行为。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不定项选择题]

根据诉讼时效法律制度的规定,当事人对下列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的有(  )

  • A.支付存款本息请求权
  • B.兑付国债本息请求权
  • C.兑付金融债券本息请求权
  • D.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
答案解析
答案: A,B,C,D
答案解析: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1)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2)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3)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4)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5)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6)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点此查看答案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