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普通股资本成本率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2)计算 A 方案的如下指标:①第 0 年现金净流量;②第 1 ~4年现金净流量;③第 5 年现金净流量;④净现值。
(3)计算A方案年金净流量,判断甲公司应选择哪个方案,并说明理由。
(4)计算方案一和方案二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息税前利润和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每股收益,判断甲公司应选择哪个方案,并说明理由。

(1)普通股资本成本率=0.2×(1+10%) /5+10%=14.4%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6%×16000/ (16000+20000)+14.4%×20000/ (16000 + 20000)=10.67%
(2)①NCF0= - (7000+ 1000) = - 8000(万元)
②年折旧额=(7000 - 700)/5= 1260(万元)
NCF1~4=12000× ( 1-25%) - 8000× (1-25%) +1260×25%= 3315(万元)
③NCF5 = 3315+700+1000= 5015(万元)
④净现值=3315× (P/A,12%,4) + 5015× (P/F,12%,5) - 8000
=3315×3.0373+5015×0.5674 - 8000=4914.16(万元)
(3)A方案年金净流量=4914.16/(P/A,12%,5)=4914.16/3.6048=1363.23(万元)
甲公司应该选择A方案。由于A方案的年金净流量大于B方案的年金净流量,所以甲公司应该选择A方案。
(4)方案1增发的普通股股数=6000/4.8=1250(万股)
方案2增加的年利息=6000×9%=540(万元)
筹资前的年利率=6%/ (1-25%)=8%
筹资前的年利息=16000×8%=1280(万元)
(EBIT -1280 - 540)×(1 -25%)/4000=(EBIT- 1280) × (1-25%) / (4000+1250)
求解可得: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息税前利润=3548(万元)
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每股收益=(3548- 1280) × (1-25%) / (4000+1250)=0.32(元/股)
应当选择方案二。因为筹资后预计年息税前利润4500万元大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息税前利润3548万元,故应选择债务筹资,即方案二。

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由公式可知,单价下降、固定成本总额上升、单位变动成本上升均会导致盈亏平衡点上升。选项B、C、D当选。

本量利分析主要基于四个假设:总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组成;销售收入与业务量呈完全线性关系;产销平衡;产品产销结构稳定。选项ABCD当选。

在用成本分析模式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时无须考虑交易成本。选项A、B、C说法正确,均应当选。

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100×2=200(元)。本题表述错误。

盈亏平衡点的业务量=固定成本/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 6000/ (30- 18) =500 (万件),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正常销售量×100%= (800- 500) /800×100%=37.5%。选项C当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