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为1年,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不受1年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1年内提出。
【知识点拓展】
劳动仲裁时效

劳动关系建立的时间只与“用工之日”有关,与是否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书面劳动合同的签订时间、试用期满时间、发放第一笔工资的时间等均无关。因此甲公司与韩某建立劳动关系的起始时间为2021年3月10日。

选项B,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选项C,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15日。选项D,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知识点拓展】
非全日制用工
①可订立口头协议;
②可与多家订立但后订立不能影响先订立;
③不得约定试用期;
④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⑤报酬结算周期不得超过15日。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知识点拓展】
劳动仲裁时效

选项A,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选项B,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选项C、D,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知识点拓展】
带薪年休假相关规定

选项A、B、C、D均当选。
【知识点拓展】
仲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当事人也有权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提出回避申请:
(1)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
(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3)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裁决的;
(4)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请客送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