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不定项选择题]适用加计抵减政策的工业母机企业需同时符合规定的条件,下列各项中,属于规定条件的有(  )。
  • A.申请优惠政策的上一年度,企业具有劳动合同关系或劳务派遣、聘用关系的先进工业母机产品研究开发人员月平均人数占企业月平均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 B.申请优惠政策的上一年度,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企业销售(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不低于5%
  • C.企业销售(营业)收入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视同销售收入
  • D.申请优惠政策的上一年度,生产销售先进工业母机产品收入占企业销售(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 E.工业母机企业收入总额不低于5000万元,并且工业母机企业须成立5年以上
答案解析
答案: B,D
答案解析:选项A,申请优惠政策的上一年度,企业具有劳动合同关系或劳务派遣、聘用关系的先进工业母机产品研究开发人员月平均人数占企业月平均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5%。选项B,申请优惠政策的上一年度,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企业销售(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不低于5%。选项C,企业销售(营业)收入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不包括视同销售收入。选项D、E,申请优惠政策的上一年度,生产销售先进工业母机产品收入占企业销售(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且企业收入总额不低于3000万元(含)。适用加计抵减政策的工业母机企业,并未要求企业成立年限的限制。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2024年税务师《税法(Ⅰ)》第二次万人模考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消费税的纳税期限,说法正确的是(  )。
  • A.纳税人以1个月为1个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
  • B.纳税人进口应税消费品,应当自海关填发海关进口消费税专用缴款书之日起5日内缴纳税款
  • C.纳税人以5日为1个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15日内预缴税款
  • D.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省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选项AC,纳税人以1个月或者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为1个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5日内预缴税款,于次月1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并结清上月应纳税款。选项B,纳税人进口应税消费品,应当自海关填发海关进口消费税专用缴款书之日起15日内缴纳税款。选项D,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某企业海运进口一批货物,海关审定货价折合人民币5000万元,运抵境内输入地点起卸前的运费折合人民币20万元,保险费无法查明,该批货物进口关税税率为5%,则该企业应纳关税(  )万元。
  • A.250
  • B.251
  • C.251.75
  • D.260.75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关税完税价格=(5000+20)×(1+3‰)=5035.06(万元),应纳关税=5035.06×5%=251.75(万元)。因此,选项C正确。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甲企业与乙企业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4年5月甲企业用自产的不含税市场价为8000元的A产品与乙企业生产的B产品进行等价交换(A、B两种产品均适用基本税率),甲企业将换入的B产品用于集体福利,乙企业将换入的A产品作为生产用原材料,双方互开了增值税专用发票。下列关于此项业务的增值税处理,说法正确的有(  )。
  • A.甲企业换出的A产品应计算销项税额,换入的B产品可以抵扣进项税额
  • B.乙企业换出的B产品应计算销项税额,换入的A产品可以抵扣进项税额
  • C.甲企业和乙企业均不缴纳增值税
  • D.甲企业应缴纳增值税为0,乙企业应缴纳增值税1040元
  • E.甲企业应缴纳增值税1040元,乙企业应缴纳增值税为0
答案解析
答案: B,E
答案解析:纳税人采取以物易物方式销售货物的,双方都应作购销处理,以各自发出的货物核算销售额并计算销项税额,以各自收到的货物核算购货额及进项税额。甲企业换出的A产品的销项税额=8000×13%=1040(元),甲企业换入的B产品由于用于集体福利,所以不得抵扣B产品的进项税额,甲企业应缴纳增值税=1040(元);乙企业换出的B产品的销项税额=8000×13%=1040(元),乙企业换入的A产品作为生产用原材料可以抵扣进项税额,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8000×13%=1040(元),则乙企业应缴纳增值税=1040-1040=0;所以选项B、E正确。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

关于跨县(不在同一地级行政区域内)提供建筑服务增值税征收管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纳税人应按照工程项目分别计算应预缴税款并分别预缴
  • B.跨县提供建筑服务是指纳税人在其机构所在地以外的县提供建筑服务
  • C.纳税人以预缴税款抵减应纳税额,应以完税凭证作为合法有效凭证
  • D.一般纳税人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计税依据计算应预缴税款
  • E.小规模纳税人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计税依据计算应预缴税款
答案解析
答案: A,B,C,D
答案解析:选项E,小规模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计算应预缴税款。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组合题]

位于某市区的甲公司为医药制造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外购的中药材为原料生产各类药品,2024年6月经营业务如下:
(1)为生产应税药品,从种植户收购其自产中药材,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支付买价50万元;从一般纳税人乙公司购入中药材,支付价税合计金额6.54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述中药材本月均未领用。
(2)生产领用上月从种植户购入的一批中药材,材料成本为3.6万元,全部用于生产应税药品。

(3)从某汽车厂(一般纳税人)购进一辆货车,支付价税合计29.38万元,取得汽车厂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另付牌照费0.2万元,保险费1万元,取得保险公司开具的普通发票。从某二手车经销单位购进二手车,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金额6万元。
(4)销售药品取得不含税销售额300万元,其中国产抗艾滋病病毒药品销售额为60万元。
(5)甲公司持有某上市公司IPO限售股40万股,该限售股初始投资成本为1.2元/股,IPO发行价8元/股,6月甲公司将其在解禁后全部对外转让,含税售价13.3元/股。
(6)月末盘点发现,上月为生产应税药品从中药材种植户收购的部分中药材因管理不善发生霉烂,账面成本为4.55万元(进项税额已抵扣)。
已知:取得的相关票据均符合税法规定,并在取得当月勾选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相关优惠政策应享尽享,并按规定履行了相关手续。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50×9%+6.54÷(1+9%)×9%=5.04(万元)。
[要求2]
答案解析:选项A,购进货物用于免税项目,进项税额不得抵扣。选项BDE,对国产抗艾滋病病毒药品,免征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增值税;药品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应将药品供货合同留存,以备税务机关查验。选项C,业务(4)应计算销项税额=(300-60)×13%=31.2(万元)。
[要求3]
答案解析:选项A,本题IPO发行价高于实际成本价,买入价为IPO发行价,增值税销项税额=(13.3-8)×40÷(1+6%)×6%=12(万元)。选项B,一般纳税人发生金融商品转让,没有选择按照简易计税方法计算增值税的规定。选项CDE,纳税人转让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形成的限售股,以及上市首日至解禁日期间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转股,以该上市公司股票首次公开发行(IPO)的发行价为买入价,按照“金融商品转让”缴纳增值税;单位将其持有的限售股在解禁流通后对外转让,按照规定确定的买入价,低于该单位取得限售股的实际成本价的,以实际成本价为买入价计算缴纳增值税。
[要求4]
答案解析:当月可抵扣的进项税额=5.04+3.6÷(1-9%)×1%+29.38÷(1+13%)×13%+6×0.5%-4.55÷(1-9%)×9%=8.04(万元)。甲公司当月应缴纳增值税=31.2+12-8.04=35.16(万元)。
[要求5]
答案解析:

选项A,纳税人购进用于生产或者委托加工13%税率货物的农产品,按照10%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其中,9%是凭票据实抵扣或凭票计算抵扣进项税额;1%是在生产领用农产品当期加计抵扣进项税额。业务(2)6月加计抵扣的进项税额=3.6÷(1-9%)×1%=0.04(万元)。选项BDE,购进固定资产专用于免征增值税项目,其进项税额不得抵扣;既用于一般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又用于免征增值税项目(兼用),其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全额抵扣。业务(3)并未说明购进的车辆是专用于免征增值税项目(生产国产抗艾滋病病毒药品),所以形成的进项税额可以全额抵扣,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29.38÷(1+13%)×13%+6×0.5%=3.41(万元)。选项C,业务(6)进项税额转出=4.55÷(1-9%)×9%=0.45(万元)。

[要求6]
答案解析:

选项C,甲公司教育费附加的附加率为3%,甲公司城市维护建设税的适用税率为7%。选项D,城市维护建设税与教育费附加随同增值税减免而减免。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