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4年1月1日,购入该债券时,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债权投资——成本3000
贷:债权投资——利息调整80
银行存款2920
(2)2024年年末计提利息,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2920×6%=175.2(万元),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债权投资——应计利息(3000×5%)150
——利息调整25.2(倒挤)
贷:投资收益175.2
借:银行存款150
贷:债权投资——应计利息150
(3)2024年年末计提减值准备:
2024年年末该债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前的摊余成本=2920+25.2=2945.2(万元);
2024年年末该债权投资应计提减值准备金额=2945.2-2200=745.2(万元)。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信用减值损失745.2
贷:债权投资减值准备745.2
2024年年末该债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后的摊余成本为2200万元。

下列属于金融负债的是( )。
本题中,企业发行的普通股股票、优先股、以普通股总额结算的看涨期权,均属于权益工具,选项A、B、D不当选;但发行的以现金净额结算的看涨期权,属于金融负债,选项C当选。

2025年1月1日,A公司经批准发行10亿元优先股,发行合同规定:①期限5年,前5年票面年利率固定为6%,从第6年起,每5年重置一次利率,重置利率为基准利率加上2%,最高不超过9%;②如果A公司连续3年不分派优先股股利,投资者有权决定是否回售;③A公司可根据相应的议事机制决定是否派发优先股股利(非累积), 但如果分配普通股股利,则必须先支付优先股股利(股利推动机制);④如果因A公司不能控制的原因导致控股股东发生变更的,A公司必须按面值赎回该优先股。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各项关于A公司上述发行优先股合同设定的条件会导致优先股不能分类为所有者权益的因素是( )。
该优先股每隔5年重置利率,但最高不超过9%,考虑重置年限和利率增长幅度,A公司不构成间接义务,选项A不当选。股利推动机制,A公司可以无条件地避免交付现金或金融资产,选项B不当选。“因A公司不能控制的原因导致控股股东发生变更的,A公司必须按面值赎回该优先股”以及“如果A公司连续3年不分派优先股股利,投资者有权决定是否回售”这二者均属于或有结算条件,可能会导致该优先股分类为金融负债,但是“如果A公司连续3年不分派优先股股利,投资者有权决定是否回售”是以发行方是否发放股利为前提的或有结算条件,此时是以发行方的行为为前提确定或有结算条款是否执行的。因此根据持有者有回售优先股的决定权不能判断A公司有必须承担以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赎回该优先股的义务,因此选项D不当选;而控股股东变更不受A公司的控制且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也并非不具有可能性,因此A公司不能无条件地避免赎回优先股的义务,该工具应当划分为一项金融负债,选项C当选。

2022年2月5日,A公司以7元/股的价格购入B公司股票100万股,支付手续费1.4万元。A公司将该股票投资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2023年12月31日,B公司股票价格为10元/股。2024年2月20日,B公司分配现金股利,A公司获得现金股利8万元。2024年10月20日,A公司以12.6元/股的价格将其持有的B公司股票全部出售。不考虑其他因素,A公司因持有B公司股票在2024年确认的投资收益是( )万元。
投资收益=现金股利(8)=8(万元)。
【提示】金融工具准则规定,出售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时,以前期间累计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结转至留存收益,出售价款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留存收益。

A公司于2024年10月10日自证券市场购入B公司发行的股票100万股,共支付价款860万元,其中包括交易费用4万元。购入时,B公司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为每股0.16元。A公司将购入的B公司股票作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核算。2024年11月10日,收到B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2024年12月2日,A公司出售该项金融资产,收到价款96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A公司2024年利润表中因该项金融资产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万元。
A公司2024年利润表中因该项金融资产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处置确认投资收益的金额[960-(860-4-16)]-购入时交易费用的金额4=116(万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840
应收股利16
投资收益4
贷:银行存款860
借:银行存款16
贷:应收股利16
借:银行存款96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840
投资收益120
A公司2024年利润表中因该项金融资产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20-4=116(万元)。

甲公司经批准于2024年1月1日按面值发行5年期一次还本、按年付息(每年12月31日支付利息)的可转换公司债券40000万元,款项已收存银行,债券票面年利率为5%。债券发行1年后可按债券面值转换为普通股股票,初始转股价为每股20元,股票面值为每股1元。假定2025年1月1日债券持有人将持有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全部转换为普通股股票,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二级市场上与之类似的没有附带转股权的债券市场利率为9%。不考虑发行费用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已知:(P/A,9%,5)=3.8897,(P/F,9%,5)=0.6499。
①2024年1月1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
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40000×0.6499+40000×5%×3.8897=33775.4(万元)
权益成分的公允价值=40000-33775.4=6224.6(万元)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400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6224.6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40000
其他权益工具6224.6
②2024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费用时:
借:财务费用等(33775.4×9%)3039.79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应计利息) (40000×5%) 2000
——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3039.79-2000)1039.79
③2024年12月31日支付利息时:
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应计利息)2000
贷:银行存款2000
转换的股份数=40000÷20=2000(万股),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40000
其他权益工具6224.6
贷:股本20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6224.6 -1039.79)5184.81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39039.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