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技术改造前该项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5 000/20×3/12=62.5(万元);改造后该固定资产账面余额=2000+500+190+1300-50×2/5=3970(万元),同时该项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为3900万元,说明发生减值70万元,发生减值后固定资产的折旧应该以减值后的情况为基础进行折旧。
2025年技术改造后该项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3 900/15×3/12=65(万元);
甲公司2025年度对该生产用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额=62.5+65=127.5(万元)。

选项A,不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处理,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除与存货的生产和加工相关的固定资产的修理费用按照存货成本确定原则进行处理外,行政管理部门、企业专设的销售机构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费用化后续支出计入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企业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支出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在发生时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如是符合资本化条件,则按照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处理,即:固定资产先转入在建工程,发生的支出计入在建工程,完工后,再转入固定资产。 选项B,生产部门的设备维修等支出计入产品成本,即计入制造费用或生产成本等;选项D,直接计入销售费用。

2021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2000×0.9434+1200×0.8900+800×0.8396=3626.48(万元),长期应付款入账价值为4000万元,未确认融资费用=4000-3626.48=373.52(万元)。
借:固定资产3626.48
未确认融资费用373.52
贷:长期应付款4000
2022年12月31日:
该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3626.48-2.48)×5/15=1208(万元)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1208
贷:累计折旧1208
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4000-373.52)×6%=217.59(万元)
借:财务费用217.59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217.59
借:长期应付款2000
贷:银行存款2000
2023年12月31日:
该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3626.48-2.48)×4/15=966.4(万元)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966.4
贷:累计折旧966.4
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4000-2000)-(373.52-217.59)]×6%=(3626.48+217.59-2000)×6%=110.64(万元)
借:财务费用110.64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110.64
借:长期应付款1200
贷:银行存款1200
2024年12月31日:
该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3626.48-2.48)×3/15=724.8(万元)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724.8
贷:累计折旧724.8
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373.52-217.59-110.64=45.29(万元)
借:财务费用45.29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45.29
借:长期应付款800
贷:银行存款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