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为某集团的一个投资中心,X是甲公司下设的一个利润中心,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2023年X利润中心的营业收入为120万元,变动成本为72万元,该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为10万元,不可控但应由该利润中心负担的固定成本为8万元。
资料二:甲公司2024年初净经营资产为700万元,预计当年可实现税前经营利润98万元。现有一个投资额为300万元的投资机会,预计可使部门税前经营利润增加36万元。该企业集团要求的最低投资报酬率为10%。
接受新投资机会前:
投资报酬率=98/700×100%=14%
剩余收益=98-700×10%=28(万元)
接受新投资机会后:
投资报酬率=(98+36)/(700+300)×100%=13.4%
剩余收益=(98+36)-(700+300)×10%=34(万元)
A投资中心的剩余收益=部门税前经营利润-部门平均净经营资产×要求的税前投资报酬率=部门平均净经营资产×部门投资报酬率-部门平均净经营资产×要求的税前投资报酬率=2000×15%-2000×10%=100(万元)
B投资中心的部门平均净经营资产=200/(14%-10%)=5000(万元)
以投资报酬率作为评价指标的优缺点
优点:根据现有的会计资料计算的,比较客观,可用于部门之间,以及不同行业之间的比较;部门投资报酬率可以分解为投资周转率和部门税前经营利润的乘积,并可进一步分解为资产的明细项目和收支的明细项目,从而对整个部门经营状况作出评价。
缺点:部门经理会产生“次优化”行为:①放弃报酬率高于公司要求而低于目前部门投资报酬率的机会;②减少现有的投资报酬率较低但高于公司要求的报酬率的某些资产。
以剩余收益作为评价指标的优缺点
优点:①使业绩评价与公司的目标协调一致,引导部门经理采纳高于公司要求的税前投资报酬率的决策;②允许使用不同的风险调整资本成本。
缺点:①是一个绝对数指标,不便于不同规模公司和部门的业绩比较;②依赖于会计数据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