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关于稀释每股收益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

    稀释每股收益是以基本每股收益为基础计算的

  • B.

    在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分子的调整,对于包含负债成分和权益成分的金融工具不仅仅需要调整属于金融负债部分的相关利息、利得或损失

  • C.

    稀释每股收益的分母应该为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和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数加权平均数之和

  • D.

    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数应当按照其发行在外的时间进行加权平均计算

本题来源:第二十八章 汇总练习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C,D
答案解析:

选项B,应是在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分子的调整,对于包含负债成分和权益成分的金融工具仅需要调整属于金融负债部分的相关利息、利得或损失。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存在多项潜在普通股时稀释每股收益的处理,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应根据增量股每股收益衡量稀释性的大小
  • B.增量股每股收益小于基本每股收益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不一定计入稀释每股收益
  • C.增量股每股收益越大,稀释性越大
  • D.企业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不一定都计入稀释每股收益中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在既定的增量股数或者既定的增量收益下,我们可以得到结论:增量股每股收益越小,稀释性越大,因此选项C当选。为了反映潜在普通股最大的稀释作用,应当按照各潜在普通股的稀释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计入稀释每股收益,直至稀释每股收益最小值,故选项A、B、D不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不定项选择题]

对于企业中存在多项潜在普通股的处理,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 A.

    企业对外发行不同潜在普通股的,应该综合考虑全部潜在普通股的稀释性

  • B.

    如果存在多项潜在普通股,稀释程度应根据增量股的每股收益衡量

  • C.

    企业每次发行的潜在普通股应当视作不同的潜在普通股

  • D.

    稀释性股份期权和认股权证假设行权后,计算增加的普通股股数不是发行的全部普通股股数,而应当是其中无对价发行部分的普通股股数

答案解析
答案: B,C,D
答案解析:

选项A,企业对外发行不同潜在普通股的,应单独考查其中某潜在普通股可能具有稀释作用,不应该是综合考虑;选项C,企业每次发行的潜在普通股应当视作不同的潜在普通股,分别判断其稀释性。发行潜在普通股,就是指发行认股权证,承诺回购股份的合同等权益工具;选项D,因为支付了对价的那部分潜在普通股不会使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减少,即企业不会吃亏,这与正常的股票发行是一样的。而无对价发行的潜在普通股是无偿的,企业的股数增加了,所有者权益没有变动,每股股票的净利润被稀释,所以应对这部分潜在普通股计算稀释每股收益。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表述正确的有(  )。

  • A.

    企业应根据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时将产生的收益或费用对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进行调整

  • B.

    计算合并财务报表的每股收益时,分子应包括母公司和子公司当期净利润

  • C.

    以前期间发行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当假设在当期期初转换,并调整计算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 D.

    当期发行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当假设在发行日转换,并调整计算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答案解析
答案: A,C,D
答案解析:

选项B,分子应为母公司普通股股东享有的当期合并净利润部分,即扣除少数股东损益。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限制性股票等待期内基本每股收益计算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

    现金股利可撤销的限制性股票,等待期内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分子应扣除当期分配给预计未来可解锁限制性股票持有者的现金股利

  • B.

    现金股利不可撤销的限制性股票,等待期内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分子应扣除当期分配给预计未来可解锁限制性股票持有者的现金股利

  • C.

    现金股利可撤销的限制性股票,等待期内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分母不应包含限制性股票的股数

  • D.

    现金股利不可撤销的限制性股票,等待期内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分子应扣除归属于预计未来可解锁限制性股票的净利润

答案解析
答案: A,C,D
答案解析:

①现金股利可撤销的限制性股票,等待期内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分子应扣除当期分配给预计未来可解锁限制性股票持有者的现金股利;分母不应包含限制性股票的股数。②现金股利不可撤销的限制性股票,等待期内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分子应扣除归属于预计未来可解锁限制性股票的净利润;分母不应包含限制性股票的股数。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组合题]

甲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经批准于202411日发行了50万份面值1000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取得总收入50400万元。该债券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为3%,实际利率为4%,自202511日起利息按年支付;债券发行1年后可转换为普通股股票,初始转股价为每股10元,股票面值为每股1元。甲公司在该项可转换公司债券进行初始确认时,按相关规定进行了分拆。其他相关资料如下:

1202411日,甲公司收到发行价款50400万元,所筹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债券利息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所得税税率为25%2024年甲上市公司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0000万元,2024年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40000万股。

2202511日,该可转换公司债券的50%转为甲公司的普通股,相关手续已于当日办妥,甲公司已支付2024年利息;未转为甲公司普通股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至到期,其本金及最后一期利息一次结清。

其他资料:

①甲公司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费用;

②每年年末计提债券利息和确认利息费用;

③(P/A4%5)=4.4518,(P/F4%5)=0.8219

④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现值即为其包含的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

⑤按转股当日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账面价值计算转股数;

⑥所有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⑦本题不考虑其他相关因素。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可转换公司债券中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50000×0.821950000×3%×4.451847772.70(万元);

权益成分的公允价值=5040047772.702627.30(万元)。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504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2227.30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50000

   其他权益工具2627.30

[要求2]
答案解析:

20241231日计提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50000×3%1500(万元);应确认的利息费用=47772.70×4%1910.91(万元)。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财务费用1910.91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应计利息)1500

       ——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410.91

[要求3]
答案解析:

基本每股收益=30000÷400000.75(元/股)。

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如下:

假设转换,增加的净利润=47772.70×4%×(125%)=1433.18(万元),增加的普通股股数=(500002227.30)÷10×14777.27(万股),增量股的每股收益=1433.18÷4777.270.30(元/股),增量股的每股收益小于基本每股收益,该可转换公司债券具有稀释作用。稀释每股收益=(300001433.18)÷(400004777.27)=0.70(元/股)。

[要求4]
答案解析:

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应计利息)1500

 贷:银行存款1500

[要求5]
答案解析:

转换的股数=(500002227.30410.91)÷10×50%2409.18(万股)。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2500050000×50%

  其他权益工具1313.652627.30×50%

 贷:股本2409.18

   应付债券——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908.20[(2227.30410.91)×5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22996.27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