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不定项选择题]甲向乙借款1万元,借款到期后甲分文未还。根据诉讼时效法律制度的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发生的下列情形中,能够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有( )。答案解析
答案:
A,B,D
答案解析:(1)选项A:义务人作出分期履行、部分履行、提供担保、请求延期履行、先支付利息等承诺或者行为,视为“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导致诉讼时效中断;(2)选项B:当事人一方以发送信件或者数据电文方式主张权利,信件或者数据电文到达或者应当到达对方当事人的(甲已经签收,这是关键),应当认定为“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导致诉讼时效中断;(3)选项C:权利被侵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的,导致诉讼时效的中止(而非中断)。(4)选项D:乙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第二章 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所附条件,可以是自然现象、事件,也可以是人的行为。但应当具备下列特征:(1)必须是将来发生的事实;(2)必须是将来不确定的事实;(3)条件应当是双方当事人约定的;(4)条件必须合法;(5)条件是可能发生的事实。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根据诉讼时效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诉讼时效期间起算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1)选项B:附条件的或者附期限的债的请求权,从条件成就或者期限届满之日起算; (2)选项C:请求他人不作为的债权请求权,应当自权利人知道义务人违反不作为义务时起算; (3)选项D:国家赔偿的诉讼时效的起算,自赔偿请求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等限制人身自由期间不计算在内。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15岁的甲擅自将家中的电脑出售给丙,3天后甲才将该出售事实告知自己的父亲乙,乙表示同意出售。根据基本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属于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单选题]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民事法律行为概念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1)选项AC:法律事实分为事件与行为,其中行为分为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常见的事实行为有创作行为、侵权行为、拾得遗失物、建筑房屋等。(2)选项BD: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权利义务为目的。此处的“目的”仅指当事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所追求的法律后果,不包括行为人实施行为的动机。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不定项选择题]根据诉讼时效法律制度的规定,当事人对下列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的有( )。
答案解析
答案:
A,B,C,D
答案解析: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1)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2)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3)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4)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5)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6)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点此查看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