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民事法律行为中的处分行为的是(  )。
  • A.签订租赁合同
  • B.所有权转让
  • C.签订买卖合同
  • D.拆除房屋
本题来源:第二章 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处分行为,是指直接导致权利发生变动的民事法律行为。(1)签订租赁合同与买卖合同属于负担行为,选项AC不当选。(2)所有权转让是处分行为,选项B当选。(3)拆除房屋,属于事实行为,非法律行为,选项D不当选。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甲欠乙10万元未还,乙索债时,甲对乙称:若不免除债务,必以硫酸毁乙容貌,乙恐惧,遂表示免除其债务。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下列关于该债务免除行为效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有效
  • B.无效
  • C.可撤销
  • D.效力待定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既可以是将来的事实,也可以是过去的事实
  • B.既可以是人的行为,也可以是自然现象
  • C.既可以是确定发生的事实,也可以是不确定发生的事实
  • D.所附条件可以合法,也可以不合法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所附条件,可以是自然现象、事件,也可以是人的行为。但应当具备下列特征:(1)必须是将来发生的事实;(2)必须是将来不确定的事实;(3)条件应当是双方当事人约定的;(4)条件必须合法;(5)条件是可能发生的事实。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齐某扮成建筑工人模样,在工地旁摆放一尊廉价购得的旧蟾蜍石雕,冒充传家宝等待买主。甲曾以5000元从齐某处买过一尊同款石雕,发现被骗后正在和齐某交涉时,乙过来询问。甲有意让乙也上当,以便讨好齐某,要回自己被骗的款项,未等齐某开口便对乙说:“我之前从他这里买了一个貔貅,转手就赚了8000元,这个你不要我就要了。”乙信以为真,以5000元赶紧买下石雕。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甲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自己与齐某之间的买卖合同
  • B.乙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自己与齐某之间的买卖合同
  • C.乙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 D.乙的撤销权自购买行为发生之日起2年内不行使而消灭
答案解析
答案: A,B,C
答案解析:(1)选项A:对于甲和齐某签订的买卖合同,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一方(齐某)以欺诈手段,使对方(甲)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甲)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2)选项B:对于乙和齐某签订的买卖合同,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第三人(甲)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乙)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齐某)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只有受欺诈方(乙)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甲和齐某均无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3)选项C:对于欺诈行为,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4)选项D: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根据诉讼时效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有(  )。
  • A.申请强制执行
  • B.申请仲裁
  • C.在诉讼中主张抵销
  • D.申请追加当事人
答案解析
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1)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2)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3)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选项B);(4)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下列事项均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①申请支付令;②申请破产、申报破产债权;③为主张权利而申请宣告义务人失踪或死亡;④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诉前临时禁令等诉前措施;⑤申请强制执行(选项A);⑥申请追加当事人或者被通知参加诉讼(选项D);⑦在诉讼中主张抵销(选项C)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单选题]

根据基本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有偿民事法律行为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不存在显失公平的问题
  • B.

    债务人原则上对标的物瑕疵承担违约责任

  • C.

    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不考虑当事人的主观状态

  • D.

    只有采用法定的形式才能成立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1)选项A:有偿法律行为显失公平时,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撤销该行为;而无偿民事法律行为则不存在显失公平的问题。(2)选项B:有偿民事法律行为的民事责任要重于无偿民事法律行为,如买卖合同中的出卖人应当对买卖标的物的瑕疵承担违约责任;而赠与合同中的赠与人原则上不对赠与物的瑕疵承担责任。(3)选项C:有偿民事法律行为,只有在债务人的相对人知道或应当知道的情况下,债权人才可以主张债权人的撤销权;而无偿民事法律行为,则不用考虑当事人的主观意图就可以主张债权人的撤销权。(4)选项D:是否采用法定的形式才能成立,与有偿还是无偿无关,与该行为属于要式还是不要式民事法律行为有关。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