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组合题]税务师受托进行2023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鉴证,在相关企业发现如下业务处理并收集有关资料,假定所有涉及企业均为境内非上市的居民企业,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大于0元,适用税率为25%,以前年度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都准确。资料1:在A公司鉴证时发现,该公司投资乙公司占比10%,2023年7月乙公司股东大会作出转增实收资本决议,以股权溢价所形成的资本公积2000000元和未分配利润5000000元转增实收资本。A公司将乙公司转增实收资本的决议和有关资料留存,未作会计处理。资料2:在B公司鉴证时发现,该公司2023年度经营租赁方式租入一台专用设备,租赁期限3年(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每年支付租金不含税30万元。租赁设备初始计量、计提折旧、确认利息和支付租金的会计处理如下:(1)初始计量借:使用权资产827809.6  租赁负债——未确认融资费用72190.4 贷:租赁负债——租赁付款额900000(2)使用权资产计提折旧借:管理费用275936.5 贷:累计折旧——使用权资产275936.5(3)租赁负债确认期间利息支出借:财务费用——利息支出——租赁负债利息支出35595.8 贷:租赁负债——未确认融资费用35595.8(4)支付租赁费用借:租赁负债——租赁付款额3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9000 贷:银行存款339000B公司上述核算均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资料3:在C公司鉴证时发现,该公司于2022年10月购进并暂估入账,于2023年9月收到货物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并付款,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金额与暂估价格一致为400000元。收到发票的会计处理为:借:应付账款4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2000 贷:银行存款452000经审核,该批货物截止到2022年12月31日己出售40%,C公司按暂估价格进行成本结转,在2022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已作纳税调整增加160000元;剩余部分已在2023年7月全部出售,并按暂估价格进行成本结转。资料4:在D公司(非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鉴证时发现,该公司2023年“研发支出”发生额3000000元。经审核:(1)当年共有6个研究开发项目,都符合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规定,相关资料齐全并留存备查。(2)研究支出辅助账和研发支出辅助账汇总表的研究开发费与“研发支出”金额一致,均为3000000元。(3)2023年8月委托境内某单位进行研发活动支付技术开发费用,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金额80000元,税额4800元,会计处理为:借:研发支出8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4800 贷:银行存款84800(4)2023年6月购置研发活动专用仪器一台,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金额120000元,税额15600元。购入和2023年度折旧(汇总)的会计处理:①购入时借:固定资产1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5600 贷:银行存款135600②计提折旧(汇总)借:研发支出12000 贷:累计折旧12000该专用仪器D公司选择2023年度一次性税前扣除。资料5:在E公司鉴证时发现,该公司于2023年7月将持有丙公司15%股权以4500000元转让,转让时的会计处理:借:银行存款450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4068000   投资收益432000经审核,这部分股权系2021年11月以自产货物对丙公司股权投资获取,投资时,自产货物的成本(计税基础)为3000000元,双方约定按含税公允价值4068000元对丙公司投资获取15%股权;E公司向丙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金额3600000元,税额468000元。投资完成后,E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面金额为4068000元;按非货币性投资转让所得选择分5年均匀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并在2021年度汇算清缴时将用于投资自产货物的转让所得600000元金额作纳税调整减少后,分别在2021年和2022年的汇算清缴作纳税调整增加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各120000元。请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回答“应如何进行纳税调整”时,应说明调增、调减及其金额;不需要纳税调整的,也请说明原因。涉及计算的,请列出计算过程,金额单位为元,保留两位小数。
[要求1]

根据资料1,在2023年度汇算清缴时,以股本溢价形成的资本公积转增实收资本,应如何纳税调整?简述理由。

[要求2]

根据资料1,在2023年度汇算清缴时,以未分配利润转增实收资本应如何进行纳税调整?简述理由。

[要求3]

根据资料1,在2023年度汇算清缴时,上述业务符合免税条件的权益性投资收益,金额是多少?简述理由。

[要求4]

根据资料2,请回答上述业务在2023年度汇算清缴时,应如何纳税调整?

[要求5]

根据资料3,这批货物的销售成本在2022年度和2023年度分别可扣除多少。

[要求6]

根据资料3,在2023年度汇算清缴时,应如何纳税调整?

[要求7]

根据资料3,在2022年度汇算清缴更正申报时,应如何纳税调整?

[要求8]

根据资料4,上述购置研发活动专用仪器的业务在2023年度汇算清缴时,应如何纳税调整?

[要求9]

根据资料4,分别说明上述支付的技术开发费用和购置研发活动专用仪器计入加计扣除研究开发费用金额是多少?


[要求10]

根据资料4,2023年度该企业可加计扣除的研究开发费用金额是多少?


[要求11]

根据资料5,在2023年度汇算清缴时,应如何进行纳税调整?


[要求12]

根据资料5,在递延纳税期间提前转让股权,是否应对2021年度和2022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更正申报?简述理由。


本题来源:真题卷(一)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无须纳税调整。被投资企业将股本溢价所形成的资本公积转为实收资本的,不作为投资方企业的股息、红利收入,投资方企业也不得增加该项长期投资的计税基础。因此,投资方无须就该部分转增资本缴纳企业所得税。

[要求2]
答案解析:

先纳税调增500000元,再纳税调减500000元。

理由:未分配利润转增实收资本视同对企业分配的股息、红利,纳税调增。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益属于免税收入,纳税调减。

[要求3]
答案解析:

符合免税条件的权益性投资收益金额为5000000×10%=500000(元)。

理由:被投资企业以未分配利润转增实收资本,企业按投资比例计算的部分,应确认为股息所得。

【提示】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益属于免税收入。

[要求4]
答案解析:

使用权资产计提的折旧纳税调增,金额为275936.5元。

由租赁负债形成的财务费用税前不得扣除,纳税调增。金额为35595.8元。

租赁费允许税前扣除,纳税调减,金额为300000元。

[要求5]
答案解析:

2022年汇算清缴时可以扣除的销货成本为0元,待2023年9月取得发票后可以追补扣除160000元,2023年可以扣除的销货成本为240000元。

[要求6]
答案解析:

无须纳税调整,由于2023年9月份已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属于合法扣除凭证,且金额与暂估价格一致,因此无须纳税调整。

[要求7]
答案解析:

无须进行纳税调整。

理由:更正2022年申报表时,直接删除调增的160000元即可。

[要求8]
答案解析:

应纳税调减108000元。

理由:单价不超过500万的设备器具税前一次性扣除,调减应纳税所得额。金额=120000-12000=108000(元)。

[要求9]
答案解析:

委托研发计入加计扣除研发费用的金额=80000×80%=64000(元)。

固定资产一次性全额扣除计入加计扣除研发费用的金额为120000元。

[要求10]
答案解析:

可加计扣除研发费用金额=(3000000-80000+80000×80%+108000)×100%=3092000(元)。

[要求11]
答案解析:

应纳税调增360000元。

理由:居民企业(以下简称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确认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可在不超过5年期限内,分期均匀计入相应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按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在对外投资5年内转让上述股权或投资收回的,应停止执行递延纳税政策,并就递延期内尚未确认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在转让股权或投资收回当年的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时,一次性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未确认的所得为600000-120000×2=360000(元)。

[要求12]
答案解析:

不需要。

理由:企业在对外投资5年内转让上述股权或投资收回的,应停止执行递延纳税政策,并就递延期内尚未确认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在转让股权或投资收回当年的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时,一次性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而对于以前期间已经确认的所得不进行追溯调整。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

企业自产的从价计征消费税的应税消费品用于换取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计税依据为  

  • A.

    同类消费品的最高售价

  • B.

    由主管税务机关规定的售价

  • C.

    同类消费品的平均售价

  • D.

    组成计税价格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纳税人自产的应税消费品用于换取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投资入股和抵偿债务等方面,应当按纳税人同类应税消费品的最高销售价格作为计税依据计算消费税。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3倍数额的部分,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

下列情形中,企业所得税收入的确认与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一致的是  

  • A.

    预收款提供租赁服务

  • B.

    分期收款提供销售货物

  • C.

    委托代销提供销售货物

  • D.

    生产销售工期超过12个月的大型机械设备预收款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选项A,纳税人提供租赁服务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合同约定的承租人应付租金的日期确认;如果交易合同或协议中规定租赁期限跨年度,且租金提前一次性支付的,出租人可对上述已确认的收入在租赁期内分期均匀计入相关年度收入。选项C,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收到全部或部分货款的当天、发出代销货物满180天的当天这三者中较早一方。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代销清单时。选项D,生产销售生产工期超过12个月的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等货物,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或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年度内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入的实现。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土地增值税清算鉴证服务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对被鉴证人的土地增值税清算的合法性、准确性进行鉴定和证明,并出具鉴证报告的活动

  • B.

    对鉴证项目有关的鉴证材料包括被鉴证人房地产开发项目清算说明的调查

  • C.

    土地增值税清算鉴证的核心是应纳税额的计算

  • D.

    鉴证人应以工作底稿为基础,按照《涉税鉴证业务指引(试行)》要求的内容,编制土地增值税清算鉴证报告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选项C,土地增值税清算鉴证服务中鉴证事项包括房地产开发项目和转让土地使用权的收入、扣除项目、增值额、应纳税额的计算,核心是被鉴证人财产和行为税纳税申报表以及相关资料的审核。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简答题]

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截止到2024年6月,甲公司欠乙公司款项累计2000万元,因甲公司发生财务困难,经双方协商进行重组,甲公司以其办公楼抵偿乙公司所欠款项后,不再偿付剩余款项。2024年7月签订债务重组协议,协议约定:办公楼抵偿债务的价值按评估价值(含税金额为1200万元,分别注明不含税价款和增值税额),甲公司应按规定向乙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于2024年7月25日办妥办公楼过户手续。债务重组和办公楼过户相关的税费,由各方按税法规定分别缴纳。审核甲公司办公楼相关资料和会计核算获悉,该办公楼于2015年10月购置,购进时取得合规发票注明的购进价格为720万元,另缴纳契税21.6万元,缴纳印花税0.36万元,计入固定资产原值741.6万元,截止到2024年6月累积计提折旧321.36万元。

假定甲公司增值税选择简易计税方法,城市维护建设税的适用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适用费率分别为3%和2%,建筑物所有权转让书据的印花税适用税率为0.5‰,请分别列式计算或说明甲公司在此项债务重组事项中的下述问题。(金额单位为万元,保留两位小数)

(1)应缴纳的增值税及附加税费分别是多少?应缴纳的印花税是多少?

(2)以办公楼进行债务重组,能否免征土地增值税?请简述理由。

(3)债务重组所得是多少?

(4)除满足企业重组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等基础条件外,还应满足哪些条件,债务重组所得可以适用企业所得税特殊性税务处理?

(5)债务重组所得应如何进行企业所得税特殊性税务处理。


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1)需要缴纳的增值税=(1200-720)÷(1+5%)×5%=22.86(万元),需要缴纳的附加税费22.86×(7%+3%2%)2.74(万元)。

应缴纳的印花税(1200-22.86)×0.05%=0.59(万元)。

(2)不能免征土地增值税。理由:以房抵债,办公楼所有权发生转移,属于土地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3)债务重组所得2000-1200=800(万元)。

(4)债务重组确认的应纳税所得额占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50%以上。

(5)企业债务重组确认的应纳税所得额占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50%以上,可以在5个纳税年度的期间内,均匀计入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