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甲公司2×22年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编制甲公司2×23年1月1日支付借款利息的会计分录。
计算甲公司2×23年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和费用化金额。
计算2×23年9月30日甲公司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计算甲公司2×24年1月1日应确认债务重组损益的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20000
贷:长期借款——本金20000
甲公司2×22年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20000×4%-(20000-5000)×0.2%×6=620(万元)
借:在建工程620
银行存款180
贷:长期借款——应计利息800
借:长期借款——应计利息800
贷:银行存款800
甲公司2×23年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20000×4%×9/12=600(万元)
甲公司2×23年专门借款利息费用化金额=20000×4%-600=200(万元)
2×23年9月30日,甲公司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5000+15000+620+600=21220(万元)
借:固定资产21220
贷:在建工程21220
甲公司2×24年1月1日应确认债务重组损益的金额=(20000+20000×4%)-(2000×9)=2800(万元)
借:长期借款——本金20000
——应计利息800
贷:股本2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16000
投资收益2800

以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房地产时,转换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选项A当选。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不涉及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选项A不当选;行权日,股本增加180万元,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减少额= (200-20)×1×10×3/3=1800(万元),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增加额=900+1800-180= 2520(万元),选项B、C、D当选。行权日,甲公司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9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800
贷:股本18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520

2×23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500-500/10=450(万元),计税基础=500-500×2/10=400(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12.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450-400)×25%]12.5
借:银行存款20
贷:合同负债2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20×25%)5
贷:所得税费用5
2×23年12月31日,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4-4=0。甲公司2×23年度与预计负债相关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15
贷:预计负债15
借:预计负债11
贷:银行存款11
确认递延所得税影响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4×25%)1
贷:所得税费用1
甲公司2×23年度应交所得税=[900-(450-400)+20+4]×25%=218.5(万元)
所得税费用=218.5+12.5-5-1=225(万元)

法院判决时,甲公司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预计负债 70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营业外支出100
贷:其他应付款 800
借: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17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700×25%)175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800×25%)2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200
综上,选项A、B、C当选。所得税费用减少25万元(200-175),选项D不当选。

预计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如果涉及外币,企业应当按照下列步骤确定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1)应当以该资产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结算货币为基础预计其未来现金流量,并按照该货币适用的折现率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选项A、B当选;(2)将该外币现值按照计算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当日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从而折算成按照记账本位币表示的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选项C当选,选项D不当选;(3)在该现值基础上,将其与资产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相比较,确定其可收回金额,再根据可收回金额与资产账面价值相比较,确定是否需要确认减值损失以及确认多少减值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