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计算甲公司2×23年1月1日取得乙公司控制权时的合并成本和商誉。
编制甲公司2×23年1月1日合并工作底稿中长期股权投资与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分录。
编制甲公司2×23年12月31日合并工作底稿中与内部存货交易相关的抵销分录。
编制甲公司2×23年12月31日合并工作底稿中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的调整分录。
计算甲公司2×23年12月31日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少数股东权益的金额。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900+3000=39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39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700
——损益调整200
银行存款3000
合并成本=1800+3000=4800(万元)
商誉=4800-5000×80%=800(万元)
借:股本2500
资本公积(1000+500)1500
盈余公积250
未分配利润750
商誉800
贷:长期股权投资4800
少数股东权益(5000×20%)1000
借:营业收入150
贷:营业成本130
存货[(150-100)×(1-60%)]20
2×23年乙公司经调整后的净利润=1000-500÷10=950(万元)
甲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950×80%=76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760
贷:投资收益760
甲公司2×23年12月31日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少数股东权益的金额=(5000+950)×20%=1190(万元)


企业将对外出租的以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办公楼转为自用时,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入( )。
以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房地产时,转换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选项A当选。

下列各项关于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会计处理中,表述正确的有( )。

企业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丧失了对子公司的控制,导致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方法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

2×22年5月1日,甲公司以800万元的价格购入一项专有技术用于生产M产品,预计使用该专有技术可生产1000万吨M产品,甲公司按照产量法对该专有技术进行摊销,预计净残值为0。2×22年甲公司实际生产60万吨M产品,当年尚未对外出售。2×23年1月1日,甲公司改变经营战略,将M产品的未来产量调整为800万吨。2×23年甲公司实际生产100万吨M产品。2×23年12月31日,经减值测试,该专有技术的可收回金额为6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该专有技术的会计处理中,表述正确的有( )。

预计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如果涉及外币,企业应当按照下列步骤确定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及其现值:
(1)应当以该资产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结算货币为基础预计其未来现金流量,并按照该货币适用的折现率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选项B、C当选;(2)将该外币现值按照计算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当日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从而折算成按照记账本位币表示的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选项D当选,选项A不当选;(3)在该现值基础上,将其与资产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相比较,确定其可收回金额,再根据可收回金额与资产账面价值相比较,确定是否需要确认减值损失以及确认多少减值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