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本题来源:第二章 奇兵制胜(章节练习)(2024)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B,C
答案解析: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属于存货的期末计量方法,选项A不当选;移动加权平均法属于企业发出存货的计量方法,选项B当选;个别计价法属于企业发出存货的计量方法,选项C当选;现行会计准则不允许采用后进先出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选项D不当选。
立即查看答案


拓展练习
第1题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一般纳税人购入商品时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不计入存货成本,采购人员因采购发生的差旅费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故甲公司购进该批A商品的实际成本=价款+不含税运输费+保险费+入库前挑选整理费=40+0.4+0.3+0.2=40.9(万元),选项D。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因为企业持有的原材料是为所签订的销售合同而持有的,所以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应以合同售价为基础计算,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40×15-200-40×1=360(万元),选项C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丙产品的单位成本=2×2+0.6=4.6(万元),单位可变现净值=4.7-0.2=4.5(万元),丙产品的单位成本大于其单位可变现净值,发生减值,因此,乙原材料也发生减值。乙原材料的单位可变现净值=(4.7-0.2-0.6)÷2=1.95(万元),甲公司2018年年末乙原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1.95)×1 000=50(万元),选项B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B,D
答案解析:原材料、周转材料、生产成本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为“存货”项目,选项A、B、D当选;企业采购的用于广告营销活动的特定商品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销售费用),选项C不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答案解析
答案:
B,C,D
答案解析: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或目的,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可以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选项A不当选;企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谨慎性,选项B当选;如果已销售存货计提过存货跌价准备,在结转成本的同时还应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选项C当选;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冲减资产减值损失,选项D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