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考查决策模型。
【选项C错误】社会模型认为人类的行为主要是由无意识的需求来驱动的,人类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的理性决策。
【选项D错误】社会模型和理性模型存在着质的差异,一个是非理性的,一个是理性的。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E。


本题考查家庭劳动力供给与周期性劳动力供给。
一般情况下,家庭内部分工决策适用比较优势原理,即每个家庭成员都应当去从事生产率相对较高或较擅长的工作。家庭成员在年龄、性别【选项A】、受教育程度【选项C】、劳动力市场工作经验【选项D】和家庭生产经验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他们在劳动力市场工作和家庭生产活动中的效率存在差异。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职位评价流程及方法。
【选项A错误】因素比较法最典型的因素有五种,即技能、智力、体力、责任和工作条件。
【选项B错误】因素比较法需要管理者决定从各职位月薪总额中分多少份额给各因素。
【选项C错误】排序法的最大优点就在于其简单易行,成本较低,而且易于与员工沟通。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绩效考核结果的分析与应用。
通过绩效考核,组织可以掌握员工的工作态度【选项D】和工作能力【选项E】。通过这两个维度的交叉分析,我们可以将组织中的员工划分为四种类型:安分型、贡献型、堕落型和冲锋型。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E。

本题考查培训与开发的组织体系。
【选项B错误】在大型组织中,由于员工数量多,培训与开发任务繁重,一般设置专门的培训与开发机构。
【选项E错误】企业大学是独立的培训与开发机构的一种扩大发展的模式。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CD。

2020年1月1日,小李与位于S市的某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约定日薪200元,合同期限截至2022年12月31日。之后,小李由单位安排到G市工作,工作期间,小李周末共计加班70天。上述加班有单位考勤记录为证,但考勤记录由单位保管。2022年12月31日劳动合同到期后,劳动关系终止。
2023年8月,小李向该单位主张加班费,单位认为2020年和2021年的加班费已过仲裁时效,同时主张曾向小李支付过5 000元的加班费。仲裁委员会支持了小李的仲裁请求,单位表示不服。据悉,S市和G市2022年、2023年月最低工资均为3 000元。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考查劳动争议仲裁。
【选项A错误】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劳动争议当事人的举证责任。
在劳动争议仲裁或诉讼活动中,既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原则,也实行“谁作决定,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原则。
【选项A错误】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和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和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当事人由于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按照有关规定予以收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认为有必要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予以收集。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劳动争议仲裁。
【选项B、C错误】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1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1年内提出仲裁申请。
【选项D错误】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调解等行为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劳动争议仲裁。
下列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一般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①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金额的争议;【选项D】
②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选项A】
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时,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30日内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选项C】
【选项B错误】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的,当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书之日起15日内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