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下列关于预算决策依据的特征及决策程序的法定性含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预算决策依据与预测结论的不确定性需要法定决策程序保证
  • B.预算方案编制、审议的通过和调整必须遵循法定的程序
  • C.预算决策的依据需要遵循按照法定程序做出相关解释
  • D.预算决策所依据的法规、标准和原则需要依据法定程序制定
本题来源:2022年《财政税收》真题(考生回忆版)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政府预算的决策程序。

预算决策依据的特征及决策程序的法定性有三层含义:

(1)预算决策依据与预测结论的不确定性需要法定决策程序保证;【选项A】

(2)预算决策所依据的法规、标准和原则需要依据法定程序制定;【选项D】

(3)预算决策的依据需要遵循按照法定程序做出相关解释。【选项C】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纳税人在购进农产品时,应按照农产品抵扣的一般规定,按照9%计算抵扣进项税额。购入农产品用于生产13%税率的货物,再加计1%进项税额。

依据题干数据,该企业4月应缴纳的增值税=12×13%-5×10%-0.6×9%=1.006(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资源税。

自2017年12月1日起,在北京【选项C】、天津【选项D】、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选项B】、四川、陕西、宁夏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扩大水资源税改革试点,采取水资源费改税方式,将地表水和地下水纳入征税范围,实行从量计征。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财政“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发挥财政的“内在稳定器”作用,采取比例税制
  • B.内在稳定器是指财政收支制度设计具有对经济总量自动调节的功能
  • C.内在稳定器调节的最大特点就是无需借助外力就可以直接产生调节的效果
  • D.内在稳定器调节主要表现为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方面的制度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稳定职能。

内在稳定器调节主要表现为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方面的制度。在财政收入方面主要是实行累进所得税制。在财政支出方面,主要体现在转移性支出(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支出、税收支出等)的安排上,其效应正好同税收相配合。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单选题]某服装厂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5月1日采取分期收款方式销售一批服装,服装已经交付,合同约定货款分别于2020年5月1日、2021年5月1日两次等额支付,2019年5月1日该企业账务处理正确的是(    )。
  • A.

    借:长期应收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未实现融资收益

          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

  • B.

    借:长期应收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未确认融资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 C.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未实现融资收益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 D.

    借:长期应收款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销项税额的检查。

企业销售商品采取分期收款结算方式时,如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即商品已经交付,货款分期收回。延期收取的货款具有融资性质,其实质是企业向购货方提供免息的信贷,企业应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金额。正确的账务处理:

(1)交付商品时:

借:长期应收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未实现融资收益

    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2)按合同约定收到货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应收款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贷:财务费用

借: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不定项选择题]通过调整国家预算收支之间的关系,起到调节社会供求总量平衡作用的手段包括(    )。
  • A.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可以通过实行国家预算收入大于支出的结余政策进行调节
  • B.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可以通过实行国家预算收入大于支出的赤字政策进行调节
  • C.当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可以通过实行国家预算支出大于收入的赤字政策进行调节
  • D.当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可以通过实行国家预算支出大于收入的结余政策进行调节
  • E.当社会供求总量平衡时,国家预算应通过实行收支平衡的中性政策与之相对应
答案解析
答案: A,C,E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稳定职能。

由于国家预算收入通常代表可供国家支配的商品物资量,是社会总供给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国家预算支出会形成货币购买力,是社会总需求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通过调整国家预算收支之间的关系,就可以起到调节社会供求总量平衡的作用。

(1)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可以通过实行国家预算收入大于支出的结余政策进行调节;

(2)当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可以通过实行国家预算支出大于收入的赤字政策进行调节;

(3)当社会供求总量平衡时,国家预算应通过实行收支平衡的中性政策与之相对应。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CE。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