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考查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纳税人在购进农产品时,应按照农产品抵扣的一般规定,按照9%计算抵扣进项税额。购入农产品用于生产13%税率的货物,再加计1%进项税额。
依据题干数据,该企业4月应缴纳的增值税=12×13%-5×10%-0.6×9%=1.006(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单位或个体工商户的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货物,征收增值税:
(1)将货物交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
(2)销售代销货物。
(3)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4)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5)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选项D】
(6)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工商户。
(7)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选项C】
(8)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个人。【选项A】
【选项B错误】将购进的货物用于职工福利不属于视同销售行为,不确认增值税销项税,应当冲减进项税额。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企业收入确认。
企业收入总额中的下列收入为不征税收入:
(1)财政拨款;
(2)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选项B】
(3)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政府性基金;
(4)国务院规定的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
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是指财政政策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各政策工具通过某种媒介体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财政支出的分类。
一般利益支出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均可享受其所提供利益的支出,如国防支出、行政管理费支出等。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公共物品的定义及其特征。
公共物品的四个特征是密切联系的,其中核心特征是受益的非排他性和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和提供目的的非营利性是受益的非排他性和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的自然延伸。在实际生活中,除了完全的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外,还存在着兼有公共物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