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上述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按照以下原则确定:
(1)销售货物所得,按照交易活动发生地确定。
(2)提供劳务所得,按照劳务发生地确定。
(3)转让财产所得,不动产转让所得按照不动产所在地确定,动产转让所得按照转让动产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按照被投资企业所在地确定。【选项A】
(4)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按照分配所得的企业所在地确定。【选项E】
(5)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或者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个人的住所地确定。
(6)其他所得,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确定。
上述实际联系,是指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拥有据以取得所得的股权、债权,以及拥有、管理、控制据以取得所得的财产等。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E。


本题考查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前提。
目前实行绩效预算管理改革的国家主要采用两种模式:一是绩效评价与预算分配之间没有非常直接的联系,如美国、荷兰、澳大利亚等,这些国家主要以加强管理、提高效率为目的进行绩效评价;二是绩效评价与预算分配之间有非常直接的联系,绩效评价的好坏直接影响拨款的多少,如新西兰【选项C】、新加坡【选项B】等。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C。

本题考查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及其经济效应。
弥补赤字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增收减支【选项B】、动用结余【选项E】、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选项D】以及发行公债【选项A】。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DE。

某医药制造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年度销售收入6 000万元,其中包含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所取得的收入400万元。销售费用支出2 400万元,其中广告费1 000万元,业务招待费100万元。企业当年购置安全生产专用设备1 000万元,购置完毕即投入使用。该医药制造企业还有一笔投向某医学院基础研究费用。
根据上述材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
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所取得的收入,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
依据题干数据,该企业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计的收入=400×(1-90%)=40(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
2025年12月31日之前,对化妆品制造或销售、医药制造和饮料制造(不含酒类制造)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30%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依据题干数据,广告费扣除限额=6 000×30%=1 800(万元)>实际发生的1 000万元,可据实扣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
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依据题干数据,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1=100×60%=60(万元),扣除限额2=6 000×5‰=30(万元),则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为30万元<实际发生的100万元,该企业可在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为30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
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
依据题干数据,该企业本年度可以抵免应纳税额=1 000×10%=100(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
对企业出资给非营利性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和政府性自然科学基金用于基础研究的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按实际发生额在税前扣除,并可按100%在税前加计扣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部门预算编制。
【选项A、B错误】部门预算是编制政府预算的一种制度和方法,即由政府各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履行职能的需要编制,反映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情况的综合财政计划,它是政府各部门履行职能和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选项C错误】部门预算的基本含义之一是财政预算要落实到每一个具体部门,预算管理以部门为依托。改变财政资金按性质归口管理的做法,财政将各类不同性质的财政资金统一编制到使用这些资金的部门。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纳税检查的概念、必要性及范围。
纳税检查的客体是纳税人【选项A】,同时包括代扣代缴义务人【选项B】、代收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选项C】等。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