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不定项选择题]在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事下列活动取得的所得,需在我国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是(    )。
  • A.将设备出租给中国居民企业在境内使用
  • B.将境外货物出口到境内
  • C.在境外为境内企业提供服务
  • D.将境外不动产出租给中国居民企业使用
  • E.转让中国居民企业股权
答案解析
答案: A,E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上述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按照以下原则确定:

(1)销售货物所得,按照交易活动发生地确定。

(2)提供劳务所得,按照劳务发生地确定。

(3)转让财产所得,不动产转让所得按照不动产所在地确定,动产转让所得按照转让动产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按照被投资企业所在地确定。

(4)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按照分配所得的企业所在地确定。

(5)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或者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个人的住所地确定。

(6)其他所得,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确定。

上述实际联系,是指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拥有据以取得所得的股权、债权,以及拥有、管理、控制据以取得所得的财产等。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E。

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2024年《财政税收》真题(考生回忆版)
去题库练习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下列属于现代服务的是(    )。
  • A.交通运输服务
  • B.文化创意服务
  • C.娱乐服务
  • D.建筑服务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现代服务是指围绕制造业、文化产业、现代物流产业等提供技术性、知识性服务的业务活动,包括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租赁服务、鉴证咨询服务、广播影视服务、商务辅助服务和其他现代服务。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在社会救助制度中,最主要的项目是(    )。
  • A.自然灾害救助
  • B.医疗救助
  • C.对无家可归的流浪者的救助
  • D.城乡最低生活保障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保障支出。

从社会救助制度的内容看,中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是最主要的项目,其中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规模最大。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甲国A企业在乙国取得收入100万元,在丙国取得收入200万元,甲、乙、丙三国的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分别是20%、30%、10%,甲国实行分国抵免,则甲国A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是(    )万元。
  • A.20
  • B.10
  • C.30
  • D.0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重复征税的产生与免除。

乙国抵免限额=(100+200)×20%×[100÷(100+200)]=20(万元)。在乙国实际纳税=100×30%=30(万元),大于抵免限额,允许抵免20万元,回甲国不用补税。

丙国抵免限额=(100+200)×20%×[200÷(100+200)]=40(万元)。在乙国实际纳税=200×10%=20(万元),小于抵免限额,允许抵免20万元,来自丙国的所得回甲国应补缴税额=40-20=20(万元)。

A企业来自国外所得回甲国应补缴所得税共计20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单选题]李某的工资、薪金按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交个人所得税为800元,按照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个人所得税是1 000元,则速算扣除数为(    )。
  • A.2 600
  • B.2 000
  • C.600
  • D.200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税收制度。

速算扣除数法的基本原理是先按全额累进方法确定该征税数额的税率,并计算出一个税额,然后减去相应的速算扣除数,结果即为按超额累进税率方法计算的税额,即速算扣除数=按全额累进税率方法计算的税额-按超额累进税率方法计算的税额。

依据题干数据,速算扣除数=1 000-800=200。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单选题]预算年度某项收支数额=上年度或基期该项收支的基数×(1±变化率%)的预算编制方法属于(    )。
  • A.零基预算
  • B.基数预算
  • C.复式预算
  • D.绩效预算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政府预算模式。

基数预算是指在安排预算年度收支时,以上年度或基期的收支为基数,综合考虑预算年度国家政策变化、财力增加额及支出实际需要量等因素,确定一个增减调整比例,以测算预算年度有关收支指标,并据以编制预算的方法。其基本公式可表示为:预算年度某项收支数额=上年度或基期该项收支的基数×(1±变化率%)。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点此查看答案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