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普通股相比,可转换债券使得公司取得了以高于当前股价出售普通股的可能性,有利于稳定公司股票价格,选项A当选。尽管可转换债券的票面利率比普通债券低,但是加入转股成本之后的总筹资成本比普通债券要高,选项B错误。在股价上涨时,公司只能以较低的固定转换价格换出股票,会降低公司的股权筹资额,选项C当选。发行可转换债券后,如果股价没有达到转股所需要的水平,可转债持有者没有如期转换普通股,则公司只能继续承担债务。在订有回售条款的情况下,公司短期内集中偿还债务的压力会更明显,选项D当选。

甲公司普通股资本成本=3%+1.5×4%=9%,税前股权资本成本=9%/(1-25%)=12%,可转换债券的税前资本成本应当介于等风险普通债券的市场利率8%与税前股权资本成本之间,选项C当选。

看涨期权执行时,其股票来自二级市场,而当认股权证执行时,股票是新发股票,选项A错误。认股权证的执行会引起股份数的增加,从而稀释每股收益和股价。看涨期权不存在稀释问题,选项D错误。看涨期权期限短,可以假设没有股利支付,因此可以适用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认股权证期限长,不能假设有效期内不分红,因此不能使用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选项B错误,选项C当选。

包销的方式可及时筹足资本,免于承担发行风险,但股票以较低的价格出售给承销商损失部分溢价。代销是证券经营机构为发行公司代售股票,并由此获取一定的佣金,但不承担股款未募足的风险。选项D当选。

该租赁不符合短期租赁和低值资产租赁,符合融资租赁的认定标准,租赁费用不得直接税前扣除,应对租入资产采取折旧处理。
租赁资产的计税基础=1200×5+2700=8700(万元)
租赁资产的年折旧额=8700×(1-5%)/10=826.5(万元)
每年折旧抵税=826.5×25%=206.63(万元)
租赁期第1~5年各年现金流量=-1200+206.63=-993.37(万元)
第5年年末变现价值=2700(万元)
第5年年末账面净值=8700-826.5×5=4567.5(万元)
变现损失抵税=(4567.5-2700)×25%=466.88(万元)
期末预计回收余值的现金流量=变现价值+变现损失抵税=2700+466.88=3166.88(万元)
期末支付买价=-2700(万元)
折现率=8%×(1-25%)=6%
(2)自行购买方案:
年折旧额=5400×(1-5%)/10=513(万元)
折旧抵税=513×25%=128.25(万元)
第5年年末的变现价值=2700(万元)
第5年年末的账面净值=5400-513×5=2835(万元)
变现损失抵税=(2835-2700)×25%=33.75(万元)
终结点回收现金流量=2700+33.75=2733.75(万元)
租赁净现值=-3835.58-(-2816.83)=-1018.75(万元)
租赁净现值小于0,所以应当选择购买方案。

①初始投资额=1600(万元)
②每年折旧=(1600-1600×5%)/5=304(万元)
每年折旧抵税额=304×25%=76(万元)
③每年维护费用税后净额=16×(1-25%)=12(万元)
④4年后账面价值=1600-304×4=384(万元)
4年后设备变现税后净额=400-(400-384)×25%=396(万元)
⑤税后有担保的借款利率=8%×(1-25%)=6%
现金流出总现值=1600+(-76+12)×(PIA,6%,4)-396×(P/F,6%,4)=1064.56(万元)
平均年成本=1064.56/(P/A,6%,4)=307.22(万元)
该租赁不符合短期租货和低值资产租赁,符合融资租赁的认定标准,租赁费用不得直接税前扣除,应对租入资产采取折旧处理。
每年折旧=(1480-1480×5%)/5=281.2(万元)
每年折旧抵税额=281.2×25%=70.3(万元)
4年后账面价值=1480-281.2×4=355.2(万元)
4年后设备变现抵税=355.2×25%=88.8(万元)
现金流出总现值=370×(P/A,6%,4)×(1+6%)-70.3×(P/A,6%,4)-88.8×(P/F,6%,4)=1045.08(万元)
注:因为租金在年初支付,所以租金折现应为“370×(P/A,6%,4)×(1+6%)”而不是“370×(P/A,6%,4)”。
平均年成本=1045.08/(P/A,6%,4)=301.60(万元)
方案一的平均年成本大于方案二的平均年成本,所以甲公司应选择方案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