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本题来源:2020《经济法基础》真题(最新解析)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中国境内有住所,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纳税年度自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选项B,钱某虽然在国内有房产,但未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也不满足居民个人的其他标准,属于非居民个人。
立即查看答案


拓展练习
第1题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包装费和优质费都需计入销售额征税,二者为含税收入,需价税分离,所以选项B正确。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租期内全部租金=2×2×2=8(万元),租赁合同应当以凭证所载租金作为计税依据,又由于签订合同的各方当事人都是印花税的纳税人,因此,该租赁合同双方当事人甲公司和乙公司共计应缴印花税=8×10 000×1‰×2=160(元)。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因此专项扣除合计额=(840+960)×12。注意区分专项扣除和专项附加扣除。
[要求2]
答案解析:在计算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收入额时,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20%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不区分4 000元的界限)。因此培训收入在计算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时的收入额=3 800×(1-20%)。
[要求3]
答案解析:在计算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收入额时,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20%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不区分4 000元的界限)。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70%计算。因此稿酬收入在计算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时的收入额=15 000×(1-20%)×70%。
[要求4]
答案解析:选项A,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的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企业债券利息不免征;选项C、D应按偶然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点此查看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