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判断题]发生争议的用人单位未办理营业执照、被吊销营业执照、营业执照到期继续经营、被责令关闭、被撤销以及用人单位解散、歇业,不能承担相关责任的,应当将用人单位和其出资人、开办单位或者主管部门作为共同当事人。(  )
  • A.
  • B.
本题来源:第8章 第1节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题目所述内容正确。


【知识点拓展】

劳动仲裁参加人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2020年6月5日,张某到甲公司工作。6月8日甲公司与张某签订劳动合同,约定合同期限自2020年6月9日起至2021年6月8日止,每月20日发放工资。甲公司与张某劳动关系建立的时间为(  )。
  • A.2020年6月9日
  • B.2020年6月20日
  • C.2020年6月8日
  • D.2020年6月5日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2020年6月5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知识点拓展】

劳动关系建立的时间: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无论用工在先还是签合同在先,即使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的建立都为用工之日(实质重于形式)。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2021年3月1日,甲公司与韩某签订劳动合同,约定合同期限1年,试用期1个月,每月15日发放工资;韩某3月10日上岗工作。甲公司与韩某建立劳动关系的起始时间是(  )。
  • A.2021年3月1日
  • B.2021年3月10日
  • C.2021年3月15日
  • D.2021年4月10日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劳动关系建立的时间只与“用工之日”有关,与是否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书面劳动合同的签订时间、试用期满时间、发放第一笔工资的时间等均无关。因此甲公司与韩某建立劳动关系的起始时间为2021年3月10日。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

2015年4月1日,张某到甲公司工作,2021年8月1日,双方的劳动合同期满,甲公司不再与张某续签。已知劳动合同终止前12个月,张某月平均工资5 000元,甲公司所在地职工月平均工资4 500元。计算劳动合同终止后甲公司应向张某支付经济补偿的下列算式中,正确的是(  )。

  • A.4 500×6=27 000(元)
  • B.4 500×7=31 500(元)
  • C.5 000×5.5=27 500(元)
  • D.5 000×6.5=32 500(元)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1)补偿年限(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标准的经济补偿金;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算;不满6个月的,按半年计算;本题张某在甲公司工作6年零4个月,工作年限应为6.5年。(2)补偿基数(月平均工资):张某的工资(5 000元)未超过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4 500元)的3倍,因此补偿基数为5 000元;(3)甲公司应当向张某支付的经济补偿金=补偿年限×补偿基数=6.5×5 000=32 500(元)。


【知识点拓展】

经济补偿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单选题]王某在乙公司工作满5年,月工资为10 000元,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 000元。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乙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时,王某可以得到的赔偿金为(  )元。
  • A.45 000
  • B.90 000
  • C.50 000
  • D.100 000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1)劳动者月工资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数额支付,本题中,经济补偿金=3 000×3×5=45 000(元);(2)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因此乙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时,王某可以得到的赔偿金=45 000×2=90 000(元)。


【知识点拓展】

经济补偿及法律后果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情形中,用人单位可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有(  )。
  • A.张某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失
  • B.胡某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C.钱某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 D.王某因怀孕无法胜任工作
答案解析
答案: A,B,C
答案解析:

选项A、B、C,用人单位有权单方面随时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选项D,在女职工怀孕期间,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知识点拓展】

在下述情形下,用人单位可随时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1.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6.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