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本题来源:2025年注会《财务成本管理》第二次万人模考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第一种债券按面值发行,票面利率=实际利率=4%,两种债券风险相等,第二种债券的纯债券价值=1000×2%×(P/A,4%,8)+1000×(P/F,4%,8)=865.35(元),第二种债券附加的认股权证价值=1000-865.35=134.65(元)。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制定及其差异分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受工人经验影响
  • B.直接人工标准工时包括调整设备的时间
  • C.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受使用临时工影响
  • D.由于材料质量不高导致的生产效率低下属于生产部门的责任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由于材料质量不高导致的生产效率低下属于采购部门的责任。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关于租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
  • A.对于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为计税基础
  • B.在进行租买决策时,如果不考虑其他条件的变化,租赁净现值大于0,说明租赁方案优于购买方案
  • C.为简化计算,在计算租赁净现值时,应统一使用有担保债券的税前利率作为折现率
  • D.在进行租赁决策时无需考虑应由承租人承担的设备维护费
答案解析
答案: A,C,D
答案解析:对于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以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租赁合同未约定付款总额的,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选项A当选。租赁净现值=租赁的现金流量总现值-借款购买的现金流量总现值,如果租赁净现值>0,说明租赁的现金流量总现值>借款购买的现金流量总现值,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说明租赁方案优于购买方案,选项B不当选。在计算租赁净现值时,实务中的惯例是统一使用有担保债券的税后利率作为折现率,选项C当选。由承租人承担的设备维护费属于相关成本,直接影响租赁的决策分析,选项D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答案解析
答案: B,C
答案解析:10月采购现金流出=3000×50%×70%=1050(万元),选项A不当选。11月销售现金流入=3000×60%+2000×40%=2600(万元),选项B当选。12月末应收账款余额=4000×40%=1600(万元),选项C当选。设12月借款X万元,则:-150+X-1%×X≥200,解得:X≥353.53(万元),由于借款额为50万元的整数倍,所以应借款400万元,选项D不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42500-8000×5)×6=15000(元)(0.5分)(U)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272000÷42500-6)×42500=17000(元)(0.5分)(U)

直接材料总差异=15000+17000=32000(元)(0.5分)(U)

变动制造费用数量差异=(35200-8000×4)×15=48000(元)(0.5分)(U)

变动制造费用价格差异=(492800÷35200-15)×35200=-35200(元)(0.5分)(F)

变动制造费用总差异=48000-35200=12800(元)(0.5分)(U)

[要求2]
答案解析: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316800-30000×10=16800(元)(0.5分)(U)

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力差异=(30000-35200)×10=-52000(元)(0.5分)(F)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35200-8000×4)×10=32000(元)(0.5分)(U)

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16800-52000+32000=-3200(元)(0.5分)(F)

[要求3]
答案解析:

完全成本法:

A产品单位成本=(272000+492800+316800)÷8000=135.2(元/件)(0.5分)

A产品息税前利润=7000×(250-135.2-4.8)-200000-150000=420000(元)(0.5分)

变动成本法:

A产品单位成本=(272000+492800)÷8000=95.6(元/件)(0.5分)

A产品息税前利润=7000×(250-95.6-4.8)-316800-200000-150000=380400(元)(0.5分)

[要求4]
答案解析: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利润差异=420000-380400=39600(元)(1分)

或者:

期末存货数量=8000-7000=1000(件)

单位固定制造费用=316800÷8000=39.6(元/件)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利润差异=期末存货数量×期末存货单位固定制造费用-期初存货数量×期初存货单位固定制造费用=1000×39.6-0=39600(元)

差异原因:完全成本法将固定制造费用分摊至产品成本,期末存货多吸收固定制造费用39600元。(1分)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股价上行时期权到期日价值=64-40=24(元)

股价下行时期权到期日价值=0(元)

套期保值比率=(24-0)÷(64-24)=0.6(1分)

购买股票支出=0.6×38=22.8(元)

6个月的无风险利率=1.2%÷2=0.6%

看涨期权价值=22.8-(24×0.6-0)÷(1+0.6%)=8.49(元)(2分)

[要求2]
答案解析:

根据看涨期权—看跌期权平价定理:8.49-看跌期权价值=38-40÷(1+0.6%)

看跌期权价值=8.49-38+40÷(1+0.6%)=10.25(元)(2分)

[要求3]
答案解析:

抛补性看涨期权组合净损益=24-38+8.49=-5.51(元)(0.5分)

保护性看跌期权组合净损益=40-38-10.25=-8.25(元)(0.5分)

空头对敲组合净损益=8.49+10.25-(40-24)=2.74(元)(0.5分)

多头对敲组合净损益=40-24-8.49-10.25=-2.74(元)(0.5分)

或者:多头对敲组合净损益=-空头对敲组合的净损益=-2.74(元)

[要求4]
答案解析:

抛补性看涨期权组合净损益=40-38+8.49=10.49(元)(0.5分)

保护性看跌期权组合净损益=64-38-10.25=15.75(元)(0.5分)

空头对敲组合净损益=8.49+10.25-(64-40)=-5.26(元)(0.5分)

多头对敲组合净损益=5.26(元)(0.5分)

或者:多头对敲组合净损益=-空头对敲组合净损益=5.26(元)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