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持有待售的子公司、共同经营的权益性投资,不再符合持有待售类别划分条件的,应当自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日起进行追溯调整,选项C当选。

企业自身权益工具如果不存在可观察的市场,未被其他方作为资产持有的,企业应当从发行权益工具的市场参与者角度,使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选项C当选。

为确保重要信息不被模糊处理,企业应当明确区分其披露的重要可持续信息及其他信息,并考虑所有事实和情况,对可持续信息进行适当汇总和分解,选项A当选。企业编制可持续信息所使用的数据和假设应当考虑所适用的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尽可能与其编制相关财务报表所使用的数据和假设保持一致,若存在不一致的,应当披露重大差异的信息并说明理由,选项B当选。企业披露的可持续信息应当具有可靠性,能够如实反映重要的可持续风险、机遇和影响,保证可持续信息完整、中立和准确。其中,信息完整,要求企业披露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了解其可持续风险、机遇和影响所必需的信息,避免重要信息被省略、漏报。信息中立,要求企业在可持续信息披露时不带偏见,不低估或者夸大信息。信息准确,要求企业采取充分的流程和内部控制以避免重要信息被错报或者模糊处理,确保事实信息不存在重要错误、描述精确,估计和预测被清晰识别,选项C不当选。在指标和目标方面,可持续信息披露的目标,是使可持续信息基本使用者了解企业在可持续风险和机遇方面的绩效,包括企业设定的目标的进展和国家法律法规、战略规划要求企业实现的目标的进展。了解评估企业的整体风险状况及其整体风险管理流程,是可持续信息基本使用者在可持续信息披露的风险和机遇管理方面的目标,选项D不当选。

甲公司将应收账款中的2 000万元展期后的新现金流量现值=1 750×(P/F,5%,2)=1 750×0.907 0=1 587.25(万元),新旧合同现金流量变化=(2 000-1 587.25)÷2 000=20.64%,大于10%,该部分债权展期构成实质性修改,甲公司重新确认的债权账面价值为1 587.25万元,乙公司重新确认的债务账面价值为1 587.25万元,选项A、B当选,选项D不当选。乙公司确认的债务重组收益=3 000-(800-150)-700×13%-(50×11)-1 587.25=121.75(万元),选项C当选。
乙公司相关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账款3 000
存货跌价准备150
贷:长期应付款——债务重组1 587.25
股本5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50×(11-1)]500
原材料8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700×13%)91
其他收益——债务重组收益121.75
甲公司相关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50×11)550
坏账准备200
长期应收款——债务重组1 587.25
原材料(2 700-550-1 587.25-91)471.7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700×13%)91
投资收益[(3 000-200)-2 700+4]104
贷:应收账款3 000
银行存款4

企业代购代销业务属于经营活动,其收到的现金,应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中反映,选项A当选。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借款利息资本化部分,虽然购建资产属于投资活动,但借款属于筹资活动,因借款产生的利息,无论是费用化部分还是资本化部分,均属于筹资活动相关的现金流量,应在“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项目中反映,选项B不当选。企业整体购买子公司以现金支付的部分小于子公司持有的现金的差额,表明整个交易结束后,持有的现金比交易前增加,该差额部分,应在“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中反映,选项C当选。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固定资产,本质上是销售方给予购买方融资服务,在购买方角度属于筹资活动,各期支付的现金,应在“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中反映,选项D不当选。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火灾属于非调整事项,不调整2024年度财务报表,应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重大的非调整事项进行披露,甲公司错误地调整了2024年度财务报表,应进行差错更正,应调整增加固定资产200万元,调整增加留存收益200万元,即调整增加盈余公积20万元,未分配利润180万元,选项B、C、D当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