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确保重要信息不被模糊处理,企业应当明确区分其披露的重要可持续信息及其他信息,并考虑所有事实和情况,对可持续信息进行适当汇总和分解,选项A当选。企业编制可持续信息所使用的数据和假设应当考虑所适用的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尽可能与其编制相关财务报表所使用的数据和假设保持一致,若存在不一致的,应当披露重大差异的信息并说明理由,选项B当选。企业披露的可持续信息应当具有可靠性,能够如实反映重要的可持续风险、机遇和影响,保证可持续信息完整、中立和准确。其中,信息完整,要求企业披露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了解其可持续风险、机遇和影响所必需的信息,避免重要信息被省略、漏报。信息中立,要求企业在可持续信息披露时不带偏见,不低估或者夸大信息。信息准确,要求企业采取充分的流程和内部控制以避免重要信息被错报或者模糊处理,确保事实信息不存在重要错误、描述精确,估计和预测被清晰识别,选项C不当选。在指标和目标方面,可持续信息披露的目标,是使可持续信息基本使用者了解企业在可持续风险和机遇方面的绩效,包括企业设定的目标的进展和国家法律法规、战略规划要求企业实现的目标的进展。了解评估企业的整体风险状况及其整体风险管理流程,是可持续信息基本使用者在可持续信息披露的风险和机遇管理方面的目标,选项D不当选。

对于采购过程中发生的物资毁损、短缺等,除合理的途中损耗应当作为存货的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计入采购成本外,从供货单位收回的其他赔款,应冲减所购物资的采购成本。甲公司该批原材料的实际成本=500×(1-5%)×0.6+20+4-500×(1-5%)×0.01=304.25(万元),选项A当选。

甲公司以同一集团内其他会计主体的权益工具(丙公司股权)低价授予乙公司的员工,并承担结算义务,甲公司个别报表应将该股份支付交易作为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甲公司按照资产负债表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算应确认的负债,选项B当选。乙公司作为接受服务企业,没有结算义务,应将该股份支付交易作为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乙公司按照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算应确认的资本公积,选项A不当选。丙公司并不是接受服务企业,也不是授予企业,无需作会计处理,选项C不当选。甲公司合并报表层面,该股份支付交易属于以集团自身权益工具授予集团内员工,并承担结算义务,应作为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合并报表按照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算应确认的成本费用与资本公积,选项D不当选。

2024年12月31日,该项专利权在未计提减值前的账面价值=2 000-2 000÷5×2=1 200(万元),计提减值后的账面价值=1 200-300=900(万元)。2025年未变更摊销方法应计提的摊销金额=900÷3=300(万元),2025年变更摊销方法应计提的摊销金额=900÷(3+2+1)×3=450(万元)。2025年因折旧金额的变动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450-300)×(1-25%)=-112.5(万元),选项A当选。

企业在报告期派发股票股利、公积金转增资本、拆股或并股等,会增加或减少其发行在外普通股的数量,但不影响所有者权益总额,也不改变企业的盈利能力,影响的是本期基本每股收益和以前年度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结果,应重新计算财务报表列报前期的基本每股收益,选项A、D不当选。企业在报告期对股东进行配股,向全体股东以低于当前股价的价格发行普通股,实际上是按当前股价发行股票和无对价送股的混合体,而无对价送股部分视同报告期期初就已经存在,故要重新计算列报前期的基本每股收益,选项B不当选。报告期发行新股,属于报告期新发生的事项,增加了发行在外普通股的数量,增加了所有者权益总额,改变了资本结构,不应重新计算财务报表列报前期的基本每股收益,选项C当选。

企业代购代销业务属于经营活动,其收到的现金,应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中反映,选项A当选。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借款利息资本化部分,虽然购建资产属于投资活动,但借款属于筹资活动,因借款产生的利息,无论是费用化部分还是资本化部分,均属于筹资活动相关的现金流量,应在“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项目中反映,选项B不当选。企业整体购买子公司以现金支付的部分小于子公司持有的现金的差额,表明整个交易结束后,持有的现金比交易前增加,该差额部分,应在“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中反映,选项C当选。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固定资产,本质上是销售方给予购买方融资服务,在购买方角度属于筹资活动,各期支付的现金,应在“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中反映,选项D不当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