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项(1)属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且与企业日常活动相关,应计入其他收益,选项A不当选。事项(2)属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收到补偿款时应先计入递延收益,再根据资产剩余使用年限进行摊销计入其他收益,选项B不当选。事项(3)属于税务机关退还企业购进环节相关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属于政府补助,应作为应收项目处理,收到增值税出口退税款时,应冲减“其他应收款”科目,选项C当选。事项(4)属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且与日常活动无关,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损失(自然灾害损失)的,应将收到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选项D不当选。

外币计量的持有待售资产、合同负债属于非货币性项目,已在交易发生日按当日即期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日不应改变其原记账本位币金额,不产生汇兑差额,选项A、D不当选。外币债券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均属于外币货币性资产,资产负债表日按当日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财务费用),选项B当选,选项C不当选。

根据甲公司针对不同岗位的售房协议:直接生产人员取得住房后无服务年限要求;高管人员取得住房后必须在公司服务满5年;研发人员取得住房必须将现处于开发阶段的项目开发完成,至少服务的期限为3年,出售给直接生产人员住房的出售价格与其成本之间的差额20(100×2-90×2)万元,应计入生产成本,选项B当选;出售给高管人员和研发人员住房的出售价格与其成本之间的差额360(300×4-240×4+200×4-170×4)万元计入长期待摊费用,选项A当选。2025年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金额=(300×4-240×4)÷5+(200×4-170×4)÷3=88(万元),其中研发人员相关部分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金额40[(200×4-170×4)÷3]万元予以资本化处理,计入研发支出,2025年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金额影响损益的金额为48[(300×4-240×4)÷5]万元,选项C当选,选项D不当选。

①2023年,甲公司实际增长率为11.66%,满足股份支付业绩条件,并且无人离职;预计2024年和2025年均满足股份支付业绩条件,且预计2024年和2025年均无人离职。2023年度应确认的股权激励费用=30×8.80×4×1/1+30×9.80×4×1/2+30×10.80×4×1/3=2 076(万元)。(0.5分)
②根据税法相关规定,甲公司应根据2023年12月31日股票的市场价格与行权价格之间的差额,估计截至2023年12月31日所累计的未来可税前抵扣金额,该金额=30×(25.98-10)×4×1/1+30×(25.98-10)×4×1/2+30×(25.98-10)×4×1/3=3 515.6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3 515.60×25%=878.90(万元)。(0.5分)
③由于累计的未来可税前抵扣金额(3 515.60万元)大于累计的股权激励费用(2 076万元),超出部分所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金额=(3 515.60-2 076)×25%=359.90(万元)。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2 076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 076(1分)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878.90
贷:所得税费用(2 076×25%)519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359.90(1分)
甲公司股票期权行权相关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30×4×10)1 2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30×8.80×4)1 056
贷:股本(30×4×1)12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2 136(1分)
①条款和条件的有利修改:a.取消第二批期权和第三批期权的业绩条件;b.将行权价格修改为7元/股(降低行权价格)。(1分)
②条款和条件的不利修改:第二批期权和第三批期权行权时间各延长1年。(1分)
③5名管理人员主动放弃第二批期权和第三批期权,甲公司应作为加速可行权处理,将原本应在等待期内确认的金额立即确认并计入当期损益,同时确认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分)
对于“取消第二批期权和第三批期权的业绩条件”和“将行权价格修改为7元/股(降低行权价格)”的有利修改,按修改后条款条件确认股权激励费用;对于“第二批期权和第三批期权行权时间各延长1年”的不利修改,不予考虑,仍按原等待期进行确认。具体计算如下:
①对于5名管理人员放弃第二批期权和第三批期权应确认的股权激励费用=剩余原等待期内以原权益工具授予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的服务金额+修改日权益工具的增加额为基础确定的服务金额=5×9.80×4+5×10.80×4+5×(9.20-6.70)×4+5×(10.60-8.60)×4-(2 076-1 056)×5÷30=332(万元)。
②剩余25名管理人员应确认的股权激励费用=剩余原等待期内以原权益工具授予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的服务金额+修改日权益工具的增加额为基础确定的服务金额=25×9.80×4×2/2+25×10.80×4×2/3+25×(9.20-6.70)×4×3/(3+12)+25×(10.60-8.60)×4×3/(3+12×2)-(2 076-1 056)×25÷30=922.22(万元)。
③综上所述,甲公司2024年度应确认的股权激励费用=332+922.22=1 254.22(万元)。(1分)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1 254.22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 254.22(1分)

月卡玩家参与充值活动分摊的交易价格=4 000×60%=2 400(万元)。(0.5分)
非月卡首充玩家参与充值活动分摊的交易价格=4 000×25%=1 000(万元)。(0.5分)
非月卡再充玩家参与充值活动分摊的交易价格=4 000×15%=600(万元)。(0.5分)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4 000
贷:合同负债4 000(1分)
月卡玩家参与充值活动获得的虚拟币数量=2 400÷(200×12)×(12+4)×4 000=64 000(万个)。
非月卡首充玩家参与充值活动获得的虚拟币数量=1 000÷0.1×2=20 000(万个)。
非月卡再充玩家参与充值活动获得的虚拟币数量=600÷0.1×1.5=9 000(万个)。
月卡玩家应确认的收入=2 400×9 600÷(64 000×90%)=400(万元)。(0.5分)
非月卡首充玩家应确认的收入=1 000×3 200÷(20 000×90%)=177.78(万元)。(0.5分)
非月卡再充玩家应确认的收入=600×3 600÷(9 000×90%)=266.67(万元)。(0.5分)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合同负债844.45
贷:主营业务收入(400+177.78+266.67)844.45(1分)
米公司游戏角色IP授权给甲公司属于在某一时段内履行的履约义务。(0.5分)
理由:
①米公司游戏角色IP授权后,仍会定期举办游戏角色活动和角色副本任务来增强用户粘性和游戏体验感,也不排除继续推出新角色,表明甲公司能够合理预期米公司将从事对游戏角色IP产生重大影响的活动。(0.5分)
②米公司针对游戏角色的后续活动将对甲公司产生影响。(0.5分)
③米公司的后续活动不会向甲公司转让商品。(0.5分)
综上所述,米公司游戏角色IP授权给甲公司属于在某一时段内履行的履约义务。
米公司2024年应确认的收入=9 000÷3+(12 000-8 000)×10%=3 400(万元)。(0.5分)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9 000
贷:合同负债9 000(0.5分)
借:合同负债(9 000÷3)3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3 000(0.5分)
借:应收账款[(12 000-8 000)×10%]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400(0.5分)
租赁期开始日应确认的租赁负债=1 000×(P/A,5%,2)=1 000×1.859 4=1 859.40(万元)。(0.5分)
租赁期开始日使用权资产的初始成本=1 000+1 859.40+100-40=2 919.40(万元)。(0.5分)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使用权资产2 859.40
租赁负债——未确认融资费用(1 000×2-1 859.40)140.60
贷:租赁负债——租赁付款额(1 000×2)2 000
银行存款1 000(1分)
借:使用权资产100
贷:银行存款100(0.5分)
借:银行存款40
贷:使用权资产40(0.5分)
2024年与装修相关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待摊费用350
贷:银行存款350(1分)
借:管理费用(350÷2.5×6÷12)70
贷:长期待摊费用70(1分)
①2025年12月31日租赁变更前租赁负债的账面价值=1 000(万元)。
2025年12月31日租赁变更后租赁负债的账面价值=1 000+1 200×(P/A,4%,3)=1 000+1 200×2.775 1=4 330.12(万元)。(0.5分)
②2025年12月31日租赁负债的增加额=4 330.12-1 000=3 330.12(万元)。
2025年12月31日租赁变更前使用权资产的账面价值=2 919.40-2 919.40÷3×2=973.13(万元)。
2025年12月31日租赁变更后使用权资产的账面价值=973.13+3 330.12=4 303.25(万元)。(0.5分)
③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使用权资产3 330.12
租赁负债——未确认融资费用269.88
贷:租赁负债——租赁付款额(1 200×3)3 600(1分)

①甲公司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应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甲公司2023年应确认的损益金额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甲公司对乙公司投出资产应比照顺流交易进行会计处理,确认资产处置损益的金额=6 500-3 000=3 500(万元);二是乙公司实现的合并净利润,甲公司对其调整后的合并净利润应确认的投资收益金额=[(4 800-3 000÷5-5 000÷20-2 000÷8-(6 500-3 000)+(6 500-3 000)÷5]×20%=180(万元)。因此,甲公司2023年应确认的损益金额=3 500+180=3 680(万元)。(1分)
②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6 500
贷:无形资产3 000
资产处置损益3 500(1分)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80
贷:投资收益180(1分)
①甲公司核算对乙公司投资时不需要抵销乙公司处置丙公司产生的收益。(1分)
理由:联营企业(乙公司)向投资方(甲公司)出售构成业务的资产(丙公司),投资方应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投资方应全额确认与交易相关的利得或损失,即不予抵销。(1分)
②相关调整或抵销分录如下:
借:无形资产2 800
贷:资本公积2 800(0.5分)
借:管理费用(2 800÷7)400
贷:无形资产400(0.5分)
借:长期股权投资2 300
贷:投资收益(2 700-2 800÷7)2 300(1分)
借:股本1 000
资本公积(3 000+2 800)5 800
盈余公积(500+2 700×10%)770
未分配利润(3 500+2 700-2 800÷7-2 700×10%)5 530
商誉(15 000-10 800)4 200
贷:长期股权投资(15 000+2 300)17 300(1分)
借:投资收益(2 700-2 800÷7)2 300
年初未分配利润3 500
贷:提取盈余公积(2 700×10%)270
年末未分配利润(3 500+2 700-2 800÷7-2 700×10%)5 530(1分)
①在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因出售部分股权后,甲公司仍能够对丙公司实施控制,丙公司仍属于甲公司的子公司,应当纳入甲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并按照权益性交易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对于出售价款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相对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依次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对于股权转让协议约定的或有对价条款,企业应根据未来预测可能回购股权所需支付金额的现值,将回购义务确认为一项金融负债。本题中,由于甲公司预计2025年度丙公司能够实现净利润3 000万元,故甲公司无须确认负债。(1分,回答到“权益性交易”关键词可得0.5分)
②母公司在不丧失控制权的情况下处置子公司部分股权时,不应终止确认所处置股权对应的商誉(即商誉不因持股比例的改变而改变),但应当按比例把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包含子公司净资产和商誉)的账面价值调整至少数股东权益。(0.5分)
③甲公司2025年1月1日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少数股东权益金额=[10 800+(2 700-2 800÷7)]×40%+(15 000-10 800)×40%÷100%=6 920(万元)。(1分)
①在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丙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应当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300-2 800÷7-(200-100)×70%]×60%=1 098(万元)。(1分)
②相关调整或抵销分录如下:
借:营业收入200
贷:营业成本130
存货[(200-100)×70%]70(1分)
借:少数股东权益28
贷:少数股东损益(70×40%)28(0.5分)
①戊公司收购丙公司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0.5分)
理由:该合并前后,戊公司和丙公司均受同一最终控制方(甲公司)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0.5分)
②2025年12月31日,丙公司在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10 800+(2 700-2 800÷7)+(2 300-2 800÷7)=15 000(万元)。
戊公司因甲公司增资而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15 000×60%+(15 000-10 800)=13 200(万元)。
戊公司2025年因甲公司增资而确认的资本公积金额=13 200-1 000=12 200(万元)。(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