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关于考虑企业所得税情况下的MM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

    高杠杆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大于低杠杆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

  • B.

    高杠杆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大于低杠杆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 C.

    高杠杆企业的价值大于低杠杆企业的价值

  • D.

    如果股东和债权人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均为20%,则负债的节税价值与考虑企业所得税的MM理论相同

本题来源:2025年注会《财务成本管理》第一次万人模考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C,D
答案解析:

MM理论认为,在考虑所得税的条件下,权益资本成本随着债务筹资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债务资本成本不变,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随着债务筹资比例的增加而降低,因此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在有税MM理论下,有负债企业的价值等于具有相同风险等级的无负债企业的价值加上债务利息抵税收益的现值,说明随着企业负债比例的提高,企业价值也随之提高,因此选项C正确。如果进一步考虑个人所得税,有负债企业的价值=

无负债企业的价值+有负债企业的债务价值×

(1)如果Tc=Te=Td=0,即无税MM理论。(2)如果Te=Td=0,即不考虑个人所得税,仅仅考虑企业所得税的MM理论。(3)如果Te=Td,节税价值与考虑企业所得税的MM理论相同,因此选项D正确。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

当前资本市场达到了半强式有效,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某投资基金组合投资的业绩偶尔也可能战胜大盘

  • B.

    上市公司利用AI攻克行业技术难关,连续数天股价大涨

  • C.

    检验半强式有效资本市场的方法有“事件研究法”

  • D.

    公司某董事在公司重组信息发布前买卖股票,重组事件发布后股票大赚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如果资本市场半强式有效,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和各种估值模型都是无效的,各种投资基金就不可能取得超额收益,投资基金没有“跑赢大盘”,每年的平均业绩甚至略低于市场业绩。有些基金经理在某一年或某几年超过市场业绩,不是因为他们聪明,而是因为运气较好,而好运气没有可持续性。长期观察的结论,几乎都支持投资基金没有战胜大盘的结论。某投资基金组合投资的业绩偶尔也可能战胜大盘,偶尔并非平均业绩超越大盘,选项A正确。检验半强式有效资本市场的方法主要有“事件研究法”和“投资基金表现研究法”,选项C正确。事件研究法是指超额收益只与当天披露的事件有关,与之前或之后的超额收益无关,连涨数天说明还未达到半强式有效,选项B错误。在半强式有效资本市场上,利用非公开信息(即内部信息)可以获得超额收益,选项D正确。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不定项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物期权价值评估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

    扩张期权价值评估一般使用BS模型

  • B.

    两期的扩张期权的执行价格是第二期项目的投资额

  • C.

    从时间选择来看,任何投资项目都具有期权的性质

  • D.

    放弃期权的执行价格是项目的清算价值

答案解析
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扩张期权价值评估一般使用BS模型,因此选项A正确。扩张期权(看涨期权)的执行价格的现值PV(X)等于第二期项目投资额的现值,即执行价格是第二期项目的投资额,选项B正确。放弃期权是一项看跌期权,其标的资产价值是项目的继续经营价值,执行价格是项目的清算价值,因此选项D正确。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组合题]

(本小题9分)A公司是一家生产果汁原浆的上市公司。公司目前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10 000万股,每股价格为10元,预计公司未来可持续增长率为6%,公司普通股资本成本为15%,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目前等风险普通债券的市场利率为10%。公司现在急需筹集资金16 000万元,用于果汁原浆的保鲜技术项目,有如下三个备选筹资方案:

方案一:以目前股本10 000万股为基数,每10股配2股,配股价格为8.2元/股。

方案二:发行10年期的公司债券,债券面值为每份1 000元,票面利率为9.3%,每年末付息一次,到期还本,发行价格拟定为957元/份。

方案三:按面值发行20年期的附认股权证债券,债券面值为每份1 000元,票面利率为9%,每年年末付息一次,到期还本。每份债券附送20张认股权证,认股权证只能在第10年末行权,行权时每张认股权证可按15元的价格购买1股普通股。

假设上述各方案的发行费用均可忽略不计。

要求: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企业拟配售股份数量不超过本次配售股份前股本总额的50%。(0.5分)

配股除权参考价=(10000×10+8.2×10000×0.2)/(10000+10000×0.2)=9.7(元/股)(0.5分)

每股股票配股权价值=(9.7-8.2)/5=0.3(元)(0.5分)

[要求2]
答案解析:

债券价值=1000×9.3%×(P/A,10%,10)+1000×(P/F,10%,10)

=1000×9.3%×6.1446+1000×0.3855=956.95(元)(1分)

拟定发行价格(957元)基本等于债券的价值,因此拟定发行价格合理。(1分)


[要求3]
答案解析:

第10年末每份债券所附认股权证的行权净流入:

20×[10×(1+6%)10-15]=58.17(元)(1分)

假设附认股权证债券税前资本成本为i,则:

1000×9%×(P/A,i,20)+1000×(P/F,i,20)+58.17×(P/F,i,10)=1000

i=9%时,90×(P/A,9%,20)+1000×(P/F,9%,20)+58.17×(P/F,9%,10)=1024.54(元)

i=10%时,90×(P/A,10%,20)+1000×(P/F,10%,20)+58.17×(P/F,10%,10)=937.25(元)

利用内插法:(i-9%)/(10%-9%)=(1000-1024.54)/(937.25-1024.54)

解得:i=9.28%(2分)

附认股权证债券税后资本成本=9.28%×(1-25%)=6.96%

投资人可接受的附认股权证债券税后资本成本的区间为:7.5%[10%×(1-25%)]~15%。(1分)

附认股权证债券的税后资本成本6.96%小于等风险普通债券市场利率7.5%,对投资人没有吸引力,发行不会成功。(1分,判断不会成功即可得分)

如果希望发行成功,可以采取提高债券票面利率或降低认股权证的执行价格。(0.5分)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组合题]

(本小题9分)甲公司是一家建筑机械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是制造和销售A、B、C三种型号建筑机械。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A、B、C三种型号建筑机械都需要通过同一台生产设备加工,该设备是公司约束资源,年加工能力10 000小时,公司年固定成本总额5 600万元。假设A、B、C三种型号建筑机械产销平衡,年初、年末没有存货。预计2024年A、B、C三种型号建筑机械的市场正常销量及相关资料如下:


A型号

B型号

C型号

市场正常销量(台)

1500

1200

2000

单位售价(万元)

30

24

16

单位变动成本(万元)

24

16

10

单位约束资源消耗(小时)

6

4

2

资料二:为满足市场需求,公司2024年初拟新增一台与约束资源相同的加工设备,以解决约束资源瓶颈问题。现有两种筹资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1:自行购置。借款10 000万元购买设备,年利率8%,预计设备使用4年,每年末支付维护费用40万元,4年后变现价值2 400万元。税法规定,该设备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5年,5年后净残值率8%。

方案2:租赁。合同约定,租期4年,租赁费8 800万元,分4年偿付,每年初支付2 200万元,在租赁开始日首付,租赁期满时设备所有权不转让,租赁公司承担设备维护修理费。税前有担保借款利率8%。

甲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税率25%。

资料三:新增关键设备后,A型号建筑机械年生产能力增至1860台。现有乙建筑机械销售公司向甲公司追加订购A型号建筑机械,报价为每台26万元。相关情况如下:

情景1:假设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如果追加订货360台,为满足生产需要,甲公司需另外支付年专属成本380万元。

情景2:假设剩余生产能力可以对外出租,年租金350万元,如果追加订货500台,将冲减甲公司原正常销量。

要求: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①A型号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30-24)/6=1(万元)

B型号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24-16)/4=2(万元)

C型号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16-10)/2=3(万元)

安排优先顺序为:C型号、B型号、A型号。(0.5分)

因为假设A、B、C三种型号建筑机械产销平衡,年初、年末没有存货。

C型号建筑机械产量=销售量=2000(台)(0.5分)

B型号建筑机械产量=销售量=1200(台)(0.5分)

A型号建筑机械产量=(10000-2000×2-1200×4)/6=200(台)(0.5分)

②息税前利润总额=(30-24)×200+(24-16)×1200+(16-10)×2000-5600=17 200(万元)(1分)

[要求2]
答案解析:

税后借款利率=8%×(1-25%)=6%

税后有担保借款利率=8%×(1-25%)=6%

方案1:

折旧=10000×(1-8%)/5=1840(万元)

4年后账面价值=10000-1840×4=2640(万元)

4年后变现现金流量=2 400-(2400-2640)×25%=2 460(万元)

总成本=现金流出总现值=10000+40×(1-25%)×(P/A,6%,4)-1840×25%×(P/A,6%,4)-2460×(P/F,6%,4)=6561.44(万元)(1分)

方案2:该合同不属于选择简化处理的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符合融资租赁的认定标准,租赁费每年2200万元,不可在税前扣除。

计税基础=2200×4=8800(万元)

折旧=8800×(1-8%)/5=1 619.2(万元)

4年后账面价值=8800-1619.2×4=2 323.2(万元)

变现损失抵税=2323.2×25%=580.8(万元)

总成本=现金流出总现值=2200×(P/A,6%,4)×(1+6%)-1619.2×25%×(P/A,6%,4)-580.8×(P/F,6%,4)=6 217.89(万元)(1分)

方案1的总成本大于方案2的总成本,所以应该选择方案2,即选择租赁方案。(1分,判断租赁方案即可得1分)

[要求3]
答案解析:

①情景1:

接受追加订单增加的利润=360×(26-24)-380=340(万元)

由于接受追加订单增加的利润大于0,因此甲公司应接受追加订单。(0.5分)

设定价为X万元:

360×(X-24)-380>0,解得:X>25.06(万元)

因此有闲置能力时产品定价的区间范围为25.06~30万元。(1分)

②情景2:

如果追加订货500台,将冲减甲公司原正常销量140台(1860-500-1500)。

接受追加订单增加的利润

=500×(26-24)-140×(30-24)-350=-190(万元)

由于接受追加订单增加的利润小于0,因此甲公司不应接受追加订单。(0.5分)

设定价为Y万元:

500×(Y-24)-140×(30-24)-350>0,解得:Y>26.38(万元)

因此有闲置能力时产品定价的区间范围为26.38~30万元。(1分)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组合题]

抽抽盲盒公司是一家高端潮玩设计生产企业,下设一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盲盒,盲盒有常驻款和影视IP联名款两款。两款盲盒的注塑、涂装工艺基本相同,但影视IP联名款还需要手工制作金属配件。

公司按品种法核算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在发生时直接计入产品成本,月末按约当产量法(加权平均法)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成本。生产盲盒的ABS(直接材料Ⅰ)、金属材料(直接材料Ⅱ)在开工时一次领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随加工进度陆续发生。注塑、涂装成本不易按款型分别核算。公司确定常驻款为标准产品,经测算,联名款的直接材料Ⅰ成本是标准产品的1.1倍,直接人工是标准产品的1.2倍,制造费用是标准产品的1.25倍,分配时将联名款折算为标准产品。由于盲盒热度受该公司上新频率的影响,所以制造费用按计划分配率分配,每件标准产品的计划分配率140元/件,2025年1-11月制造费用累计贷方余额13 800元,年末累计差额在成本分配时,按期末盲盒在产品、产成品、销货成本中的制造费用的比例再一次分配。本年销货成本中制造费用168200元。

2025年12月相关资料如下:

(1)月初及本月生产费用                                           单位:元


项目

直接材料Ⅰ

直接材料Ⅱ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月初在产品成本

101125

34250

198800

15600

本月生产费用

1410000

100500

358000

310000

合计

1511125

134750

556800

325600

(2)本月完工产量

项目

常驻款

影视IP联名款

完工产品数量(件)

1000

800

(3)月末在产品数量及累计完工程度

工序

常驻款

影视IP联名款

 

数量(件)

累计完工程度

数量(件)

累计完工程度

注塑

200

20%

100

20%

涂装

200

40%

200

40%

手工制作金属配件

 

 

125

80%

合计

400

——

425

——

要求: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常驻款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Ⅰ的约当产量=400(件)(0.5分)

常驻款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Ⅱ的约当产量=0(件)(0.5分)

常驻款月末在产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的约当产量=200×20%+200×40%=120(件)(0.5分)

影视IP联名款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Ⅰ、直接材料Ⅱ的约当产量=425(件)(0.5分)

影视IP联名款月末在产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的约当产量=100×20%+200×40%+125×80%=200(件)(0.5分)

[要求2]
答案解析:

盲盒成本计算单

2025年12月                                                          单位:元

项目

直接材料Ⅰ

直接材料Ⅱ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成品成本

101125

34250

198800

15600

349775

本月生产费用

1410000

100500

358000

310000

2178500

合计

1511125

134750

556800

325600

2528275

分配率

550

110

240

140

——

完工产品成本

1034000

(0.5分)

88000

(0.5分)

470400

(0.5分)

280000

(0.5分)

1872400

(0.5分)

月末在产品成本

477125

(0.5分)

46750

(0.5分)

86400

(0.5分)

51800

(0.5分)

662075

(0.5分)

计算说明:

直接材料Ⅰ分配率=1511125÷(1000+400+800×1.1+425×1.1)=550(元/件)

直接材料Ⅱ分配率=134750÷(800+425)=110(元/件)

直接人工分配率=556800÷(1000+120+800×1.2+200×1.2)=240(元/件)

制造费用按计划分配率140元/件进行分配:

完工产品分配成本=(1000+800×1.25)×140=280000(元)

在产品分配成本=(120+200×1.25)×140=51800(元)

[要求3]
答案解析:

12月份实际发生与费用转出的差异=325600-280000-51800=-6200(元)(贷方差异)

累计分配差异=1-11月累计贷方差异+12月份贷方差异=13800+6200=20000(元),贷方差异为计划成本大于实际成本。

贷方差异20000元按期末盲盒在产品、产成品、销货成本再一次分配:

制造费用差异分配表

2025年12月                                                      单位:元

项目

在产品

产成品

销货成本

合计数

分配标准

51800

280000

168200

500000

待分配差异额

 

 

 

-20000

差异率

 

 

 

-0.04

分配的差异额

-2072

-11200

-6728

-20000

差异调整后制造费用

49728

(0.5分)

268800

(0.5分)

161472

(0.5分)

480000

(0.5分)

计算说明:

制造费用差异分配率=(-20000)÷500000=-0.04(元/件)

盲盒成本计算单(调整后)

2025年12月                                                            单位:元

项目

直接材料Ⅰ

直接材料Ⅱ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完工产品成本

1034000

88000

470400

268800

1861200

单位成本

550

110

240

134.4

1024.4

常驻款单位成本

550

(0.5分)

——

240

(0.5分)

134.4

(0.5分)

924.4

(0.5分)

影视IP联名款

单位成本

605

(0.5分)

110

(0.5分)

288

(0.5分)

168

(0.5分)

1171

(0.5分)

计算说明:

制造费用单位成本=268800÷(1000+800×1.25)=134.4(元/件)

影视IP联名款单位成本分别在常驻款单位成本的基础上乘以1.1(直接材料Ⅰ)、1.2(直接人工)和1.25(制造费用),得到影视IP联名款的单位成本605(直接材料Ⅰ)、288(直接人工)和168(制造费用)。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