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杠杆贡献率=(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净财务杠杆=经营差异率×净财务杠杆,其中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经营净利率×净经营资产周转次数,由上式可以看出,在其他因素不变以及净经营资产净利率大于税后利息率的情况下,提高税后经营净利率、缩短净经营资产周转天数(即提高净经营资产周转次数)都有利于提高经营差异率,进而提高杠杆贡献率。所以选项A、B正确。提高税后利息率,可以降低杠杆贡献率,所以选项C正确。提高净财务杠杆,有利于提高杠杆贡献率,但是和净经营资产净利率无关,所以选项D错误。

A公司2024年边际贡献总额900万元,2024年经营杠杆系数为2,2025年经营杠杆系数为3,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如果2025年销售收入增长20%,息税前利润预计是( )
2025年的经营杠杆系数要根据基期(2024年)的数据来计算,即2025年的经营杠杆系数=2024年边际贡献总额/2024年息税前利润,即3=900/2024年息税前利润,解得:2024年息税前利润=900/3=300(万元),2025年息税前利润增长率=20%×3=60%,2025年息税前利润=300×(1+60%)=480(万元)

下列有关作业成本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作业成本法倾向于以牺牲管理控制信息为代价,换取经营决策信息的改善,减少了会计数据对管理控制的有用性,选项A错误;因为大公司拥有更为强大的信息沟通渠道和完善的信息管理基础设施,并对信息的需求更为强烈,所以大公司比小公司更愿意采用作业成本法,选项B错误;完全成本法按部门建立成本中心,为实施责任会计和业绩评价提供了方便,而作业成本系统的成本库与企业的组织结构不一致,不利于提供管理控制的信息,选项D错误。作业成本法的优点有:(1)成本计算更准确;(2)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更有效;(3)为战略管理提供信息支持。选项C正确。

甲公司A部门为利润中心,本月实现销售收入15 000万元,已销商品的变动成本9 000万元,部门可控固定间接费用750万元,部门不可控固定间接费用1 200万元,分配给该部门的公司管理费用750万元,最能反映该部门对公司利润贡献的金额是( )
以部门税前经营利润作为业绩评价依据,可能更适合评价该部门对公司利润的贡献,部门税前经营利润=部门销售收入-部门变动成本总额-部门可控固定成本-部门不可控固定成本=15000-9000-750-1200=4 050(万元)。

(本小题9分)甲公司是一家益生菌生产企业,近年来,由于健康生活的重视,益生菌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市场部提出应新增一条益生菌生产线。财务部门随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相关资料如下:
(1)生产线建设期预计1年,建造安装及设备购置成本4 000万元,在建设期初一次性投入,预期项目持续运营4年。按税法规定,该生产线折旧年限5年,残值率5%,按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项目结束时该生产线变现价值700万元。建成投产时,购入软件300万元,按税法规定使用年限平均法摊销,期限3年。
(2)公司目前有一闲置厂房拟对外出租,每年租金80万元,在出租年度的每年年初收取(租金的所得税在期末缴纳)。该厂房可用于安装该生产线,安装期间及投产后,该厂房均无法对外出租。
(3)该项目预计各年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0 000万元、11 000万元、12 000万元、12 000万,变动成本率为60%,变动成本均为付现成本;每年固定付现营业费用分别为300万元、300万元、250万元、250万元。
(4)该项目预计营运资本占当年销售收入的20%,垫支的营运资本在运营年度的上年年末投入,在项目结束时全部收回。
(5)为筹集项目所需资金,打算按照现有资本结构通过发行债券和利用留存收益进行筹资,筹资比例为3:2。发行期限为5年、面值为1 000元、票面利率8%的债券,每年末付息一次,到期按照面值支付本金;
(6)甲公司的信用级别为A级,目前上市交易的公司债券有四种,四种债券及与这些债券到期日接近的政府债券的相关资料如下:
公司债券 | 政府债券 | ||||
债券 | 信用级别 | 票面利率 | 到期收益率 | 票面利率 | 到期收益率 |
公司1 | A级 | 8% | 9.1% | 5% | 5.6% |
公司2 | AA级 | 5.8% | 5.2% | 3.2% | 2.3% |
公司3 | A级 | 8.3% | 8.3% | 4% | 4.3% |
公司4 | A级 | 6.4% | 5.5% | 3.5% | 2.5% |
(7)目前市场上有两种政府债券,有关资料如下:
政府债券 | 发行期限 | 剩余期限 | 票面利率 | 到期收益率 |
债券1 | 5年 | 4年 | 5% | 5.5% |
债券2 | 10年 | 5年 | 4% | 4.5% |
(8)项目的权益资本成本为16%。
(9)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
甲公司的信用风险补偿率=(9.1%-5.6%+8.3%-4.3%+5.5%-2.5%)/3=3.5%
甲公司债券的税前资本成本=4.5%+3.5%=8%
甲公司债券的税后资本成本=8%×(1-25%)=6%(1分)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6%×3/5+16%×2/5=10%(1分)
各年的现金净流量以及净现值
单位:万元
项目 | 第0年 | 第1年 | 第2年 | 第3年 | 第4年 | 第5年 |
设备购置支出 | -4000 | |||||
折旧抵税 | 190 | 190 | 190 | 190 | ||
软件支出 | -300 | |||||
摊销抵税 | 25 | 25 | 25 | |||
结束时生产线变现价值 | 700 | |||||
变现损失抵税 | 65 | |||||
税后收入 | 7500 | 8250 | 9000 | 9000 | ||
税后付现变动成本 | -4500 | -4950 | -5400 | -5400 | ||
税后付现固定成本成本 | -225 | -225 | -187.5 | -187.5 | ||
丧失的租金收入 | -80 | -80 | -80 | -80 | -80 | |
租金抵税 | 20 | 20 | 20 | 20 | 20 | |
营运资本需求 | 2000 | 2200 | 2400 | 2400 | ||
垫支(或收回)营运资本 | -2000 | -200 | -200 | 0 | 2400 | |
现金净流量 | -4080 | -2360 | 2730 | 3030 | 3567.5 | 6787.5 |
折现系数(10%) | 1 | 0.9091 | 0.8264 | 0.7513 | 0.683 | 0.6209 |
折现值 | -4080 (0.5分) | -2145.48 (0.5分) | 2256.07 (0.5分) | 2276.44 (0.5分) | 2436.60 (0.5分) | 4214.36 (0.5分) |
净现值 | 4957.99(1分) |
由于项目的净现值4957.99万元>0,所以该项目可行(1分,判断可行即可得1分)。
如果项目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12%
项目 | 第0年 | 第1年 | 第2年 | 第3年 | 第4年 | 第5年 |
现金净流量 | -4080 | -2360 | 2730 | 3030 | 3567.5 | 6787.5 |
折现系数(10%) | 1 | 0.8929 | 0.7972 | 0.7118 | 0.6355 | 0.5674 |
折现值 | -4080 | -2107.24 | 2176.36 | 2156.75 | 2267.15 | 3851.23 |
净现值 | 4264.25(1分) |
敏感系数=[(4264.25-4957.99)/4957.99]/[(12%-10%)/10%]=-0.7(1分)

(本小题9分)甲公司是一家建筑机械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是制造和销售A、B、C三种型号建筑机械。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A、B、C三种型号建筑机械都需要通过同一台生产设备加工,该设备是公司约束资源,年加工能力10 000小时,公司年固定成本总额5 600万元。假设A、B、C三种型号建筑机械产销平衡,年初、年末没有存货。预计2024年A、B、C三种型号建筑机械的市场正常销量及相关资料如下:
A型号 | B型号 | C型号 | |
市场正常销量(台) | 1500 | 1200 | 2000 |
单位售价(万元) | 30 | 24 | 16 |
单位变动成本(万元) | 24 | 16 | 10 |
单位约束资源消耗(小时) | 6 | 4 | 2 |
资料二:为满足市场需求,公司2024年初拟新增一台与约束资源相同的加工设备,以解决约束资源瓶颈问题。现有两种筹资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1:自行购置。借款10 000万元购买设备,年利率8%,预计设备使用4年,每年末支付维护费用40万元,4年后变现价值2 400万元。税法规定,该设备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5年,5年后净残值率8%。
方案2:租赁。合同约定,租期4年,租赁费8 800万元,分4年偿付,每年初支付2 200万元,在租赁开始日首付,租赁期满时设备所有权不转让,租赁公司承担设备维护修理费。税前有担保借款利率8%。
甲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税率25%。
资料三:新增关键设备后,A型号建筑机械年生产能力增至1860台。现有乙建筑机械销售公司向甲公司追加订购A型号建筑机械,报价为每台26万元。相关情况如下:
情景1:假设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如果追加订货360台,为满足生产需要,甲公司需另外支付年专属成本380万元。
情景2:假设剩余生产能力可以对外出租,年租金350万元,如果追加订货500台,将冲减甲公司原正常销量。
要求:
①A型号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30-24)/6=1(万元)
B型号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24-16)/4=2(万元)
C型号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16-10)/2=3(万元)
安排优先顺序为:C型号、B型号、A型号。(0.5分)
因为假设A、B、C三种型号建筑机械产销平衡,年初、年末没有存货。
C型号建筑机械产量=销售量=2000(台)(0.5分)
B型号建筑机械产量=销售量=1200(台)(0.5分)
A型号建筑机械产量=(10000-2000×2-1200×4)/6=200(台)(0.5分)
②息税前利润总额=(30-24)×200+(24-16)×1200+(16-10)×2000-5600=17 200(万元)(1分)
税后借款利率=8%×(1-25%)=6%
税后有担保借款利率=8%×(1-25%)=6%
方案1:
折旧=10000×(1-8%)/5=1840(万元)
4年后账面价值=10000-1840×4=2640(万元)
4年后变现现金流量=2 400-(2400-2640)×25%=2 460(万元)
总成本=现金流出总现值=10000+40×(1-25%)×(P/A,6%,4)-1840×25%×(P/A,6%,4)-2460×(P/F,6%,4)=6561.44(万元)(1分)
方案2:该合同不属于选择简化处理的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符合融资租赁的认定标准,租赁费每年2200万元,不可在税前扣除。
计税基础=2200×4=8800(万元)
折旧=8800×(1-8%)/5=1 619.2(万元)
4年后账面价值=8800-1619.2×4=2 323.2(万元)
变现损失抵税=2323.2×25%=580.8(万元)
总成本=现金流出总现值=2200×(P/A,6%,4)×(1+6%)-1619.2×25%×(P/A,6%,4)-580.8×(P/F,6%,4)=6 217.89(万元)(1分)
方案1的总成本大于方案2的总成本,所以应该选择方案2,即选择租赁方案。(1分,判断租赁方案即可得1分)
①情景1:
接受追加订单增加的利润=360×(26-24)-380=340(万元)
由于接受追加订单增加的利润大于0,因此甲公司应接受追加订单。(0.5分)
设定价为X万元:
360×(X-24)-380>0,解得:X>25.06(万元)
因此有闲置能力时产品定价的区间范围为25.06~30万元。(1分)
②情景2:
如果追加订货500台,将冲减甲公司原正常销量140台(1860-500-1500)。
接受追加订单增加的利润
=500×(26-24)-140×(30-24)-350=-190(万元)
由于接受追加订单增加的利润小于0,因此甲公司不应接受追加订单。(0.5分)
设定价为Y万元:
500×(Y-24)-140×(30-24)-350>0,解得:Y>26.38(万元)
因此有闲置能力时产品定价的区间范围为26.38~30万元。(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