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经济学中的“充分就业”是指(    )。
  • A.就业人口达到100%
  • B.全体社会成员都有工作
  • C.全体社会成员都有固定的工作
  • D.有工作能力且愿意工作的人能够找到工作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政策的目标。

充分就业是指凡是有能力并自愿参加工作者都能找到较适当的工作。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2022年《财政税收》真题(考生回忆版)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时,应当先向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的有(    )。
  • A.加收滞纳金
  • B.发票管理行为
  • C.停止出口退税权
  • D.代开发票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税务行政复议。

申请人对复议范围中征税行为不服的,应当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申请人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选项A属于复议范围中的征税行为。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企业发生的下列经营行为中,应同时缴纳增值税和消费税的是(    )。
  • A.食品加工厂将自产啤酒用于生产熟食制品
  • B.百货公司零售金银首饰
  • C.连锁超市零售卷烟
  • D.4S店销售大型商用客车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和消费税的征税范围。

【选项A错误】自产应税消费品用于生产非应税消费品,移送环节缴纳消费税但不缴纳增值税。

【选项C错误】不属于消费税的纳税环节,只缴纳增值税。

【选项D错误】不属于消费税应税消费品,只缴纳增值税。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财政政策的(    )是指财政政策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各政策工具通过某种媒介体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 A.传导机制
  • B.效应
  • C.工具
  • D.目标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

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是指财政政策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各政策工具通过某种媒介体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组合题]

某医药制造企业,2021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利润总额200万元部分账务处理如下:

(1)管理费用支出为2000万元,其中广告费为950万元;

(2)向非金融企业借款500万元,支付的利息为40万元(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为5.8%),全部列入财务费用;

(3)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向某贫困地区捐款20万元,赞助支出10万元;税收罚款支出5万元, 税收滞纳金1万元;

(4)企业当年购置安全生产专用设备50万元,购置完毕即投入使用。

假设该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不考虑其他因素。

根据上述材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

2025年12月31日之前,对化妆品制造或销售、医药制造和饮料制造(不含酒类制造)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30%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可以在税前扣除的广告费:

3000×30%=900(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要求2]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

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数额的部分,准予扣除。可以在税前扣除的借款费用为:500×5.8%=29(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要求3]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

企业当年发生以及以前年度结转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结转以后3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可以在税前扣除的公益性支出限额=200×12%=24(万元),实际发生额为20万元,所以可以在税前扣除的公益性支出为20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要求4]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

赞助支出、滞纳金、罚款不能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C。

[要求5]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

企业购置并使用税法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该企业至多可以抵免的所得税额=50×10%=5(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不定项选择题]公共物品所具有的特征中,占据核心地位的有(    )。
  • A.

    外部效应

  • B.受益的非排他性
  • C.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
  • D.提供目的的非营利性
  • E.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答案解析
答案: B,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公共物品的定义及其特征。

公共物品的四个特征是密切联系的,其中核心特征是受益的非排他性和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和提供目的的非营利性是受益的非排他性和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的自然延伸。在实际生活中,除了完全的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外,还存在着兼有公共物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C。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