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下列情形中,企业所得税收入的确认与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一致的是(   )。
  • A.预收款提供租赁服务
  • B.分期收款提供销售货物
  • C.委托代销提供销售货物
  • D.

    生产销售工期超过12个月的大型机械设备预收款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选项A,纳税人提供租赁服务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合同约定的承租人应付租金的日期确认;如果交易合同或协议中规定租赁期限跨年度,且租金提前一次性支付的,出租人可对上述已确认的收入在租赁期内分期均匀计入相关年度收入。选项C,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收到全部或部分货款的当天、发出代销货物满180天的当天这三者中较早一方。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代销清单时。选项D,生产销售生产工期超过12个月的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等货物,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或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年度内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入的实现。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2024年税务师《涉税服务实务》真题(考生回忆版)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

省税务机关对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的信用等级评估结果自产生之日起有效期为(   )

  • A.1年
  • B.2年
  • C.3年
  • D.5年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省税务机关根据信用积分和信用等级标准对管辖的涉税专业服务机构进行信用等级评价,每年4月30日前完成上一个评价周期的信用等级评价工作。信用等级评价结果自产生之日起,有效期为一年。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不定项选择题]一般纳税人在下列销售情形中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有(  )。
  • A.

    金融商品转让

  • B.

    销售进项税额已抵扣的固定资产

  • C.

    向消费者个人销售货物

  • D.

    零售劳保用品

  • E.

    批发免税货物

答案解析
答案: A,C,E
答案解析:

一般纳税人和自愿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小规模纳税人有下列销售情形,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1)商业企业一般纳税人零售的烟、酒、食品、服装、鞋帽(不包括劳保专用部分、化妆品等消费品;

(2)销售免税货物或者提供免征增值税的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

(3)向消费者个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

(4)金融商品转让;

(5)经纪代理服务,向委托方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

(6)2016年4月30日前签订融资性售后回租合同目选择按扣除向承租方收取的价款本金以及对外支付利息方法缴纳增值税的纳税人,向承租方收取的有形动产价款本金;

(7)提供旅游服务选择按扣除向旅游服务购买方收取并支付的住宿费、餐饮费、交通费、签证费、门票费和其他接团旅游企业的旅游费用缴纳增值税的,向旅游服务购买方收取并支付的上述费用;

(8)提供签证代理服务,向服务接受方收取并代为支付的签证费、认证费;

(9)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单采血浆站销售非临床用人体血液选择简易计税的;

(10)销售旧货,按简易办法依3%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的;

(11)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适用按简易办法依3%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政策的。

此外,上述业务收取款项未发生销售行为的,都只能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

将国有资产无偿划入企业,凡指定专门用途并按规定进行管理的,以下说法符合现行规定的是(   )

  • A.计入当期收入总额
  • B.作为免税收入
  • C.作为国家投资项目
  • D.作为不征税收入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国有资产无偿划入企业,凡指定专门用途并按相关规定进行管理的,企业可作为不征税收入进行企业所得税处理。其中,该项资产属于非货币性资产的,应按政府确定的接收价值计算不征税收入。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单选题]

某企业对新投产项目聘请专家评审,依据专家从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普通发票支付评审费1000元,对于个人所得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按照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对专家办理全员全额申报
  • B.按照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但不对专家办理全员全额申报
  • C.不需要扣缴个人所得税,也不对专家进行全员全额申报
  • D.不需要扣缴个人所得税,对专家全员全额申报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专家取得的评审费收入为劳务报酬所得,支付公司应该对其进行个人所得税的预扣预缴,同时实行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组合题]

税务师受托进行2023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鉴证,在相关企业发现如下业务处理并收集有关资料,假定所有涉及企业均为境内非上市的居民企业,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大于0元,适用税率为25%,以前年度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都准确。请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

回答“应如何进行纳税调整”时,应说明调增、调减及其金额;不需要纳税调整的,也请说明原因。涉及计算的,请列出计算过程,金额单位为元,保留两位小数。

资料1:在A公司鉴证时发现,该公司投资乙公司占比10%,2023年7月乙公司股东大会作出转增实收资本决议,以股权溢价所形成的资本公积2000000元和未分配利润5000000元转增实收资本。A公司将乙公司转增实收资本的决议和有关资料留存,未作会计处理。

资料2:在B公司鉴证时发现,该公司2023年度经营租赁方式租入一台专用设备,租赁期限3年(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每年支付租金不含税30万元。租赁设备初始计量、计提折旧、确认利息和支付租金的会计处理如下:

(1)初始计量

借:使用权资                827809.6     

租赁负债——未确认融资费用 72190.4   

贷:租赁负债——租赁付款额      900000

(2)使用权资产计提折日

借:管理费用              275936.5     

贷:累计折旧——使用权资产    275936.5

(3)租赁负债确认期间利息支出

借:财务费用——利息支出——租赁负债利息支出 35595.8     

贷:租赁负债——未确认融资费用 35595.8

(4)支付租赁费用

借:租赁负债——租赁付    3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9000     

贷:银行存款     339000 

资料3:在C公司鉴证时发现,该公司于2022年10月购进并暂估入账,货物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于2023年9月收到并付款,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金额与暂估价格一致为400000元。收到发票的会计处理为:

借:应付账款                  4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增(进项税额 52000     

贷:银行存款              452000

经审核,该批货物截止到2022年12月31日己出售40%,C公司按暂估价格进行成本结转,在2022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已作纳税调整增加160000元;剩余部分已在2023年7月全部出售,并按暂估价格进行成本结转。

资料4:在D公司(非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鉴证时发现,该公司2023年“研发支出”发生额3000000元。经审核

(1)当年共有6个研究开发项目,都符合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规定,相关资料齐全并留存备查。

(2)研究支出辅助账和研发支出辅助账汇总表的研究开发费与“研发支出”金额一致,均为3000000元

3)2023年8月委托境内某单位进行研发活动支付技术开发费用,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金额80000元,税额4800元,会计处理为:

借:研发支出  8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800

:银行存款  84800

4)2023年6月购置研发活动专用仪器一台,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金额120000元,税额15600元。购入和2023年度折旧(汇总的会计处理:

①购入时

借:固定资产  1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5600

贷:银行存款  135600

②计提折旧(汇总

借:研发支出  12000

贷:累计折旧  12000

该专用仪器D公司选择2023年度一次性税前扣除。

资料5:在E公司鉴证时发现,该公司于2023年7月将持有丙公司15%股权以4500000元转让,转让时的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450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  4068000     

         投资收益          432000

经审核,这部分股权系2021年11月以自产货物对丙公司股权投资获取,投资时,自产货物的成本(计税基础为3000000元,双方约定按含税公允价值4068000元对丙公司投资获取15%股权;E公司向丙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金额3600000元,税额468000元。投资完成后,E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面金额为4068000元;按非货币性投资转让所得选择分5年均匀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并在2021年度汇算清缴时将用于投资自产货物的转让所得600000元金额作纳税调整减少后,分别在2021年和2022年的汇算清缴作纳税调整增加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各120000元。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无须纳税调整。被投资企业将股本溢价所形成的资本公积转为实收资本的,不作为投资方企业的股息、红利收入,投资方企业也不得增加该项长期投资的计税基础。因此,投资方无须就该部分转增资本缴纳企业所得税。


[要求2]
答案解析:

先纳税调增500000元,再纳税调减500000元。未分配利润转增实收资本视同对企业分配的股息、红利,纳税调增。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益属于免税收入,纳税调减。

[要求3]
答案解析:

符合免税条件的权益性投资收益金额为5000000×10%=500000(元)。

理由:被投资企业以未分配利润转增实收资本,企业按投资比例计算的部分,应确认为股息所得。

【提示】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益属于免税收入。

[要求4]
答案解析:

应纳税调增11532.3元。

B公司租入设备的方式为经营租赁,企业所得税上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租赁期限均匀扣除,

不确认为使用权资产,同时不确认为租赁负债,应在每期支付租赁费时一次性确认为费用,企业所得税上当期不确认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调增两项费用共275936.5+35595.8=311532.3(元),同时应扣除当期支付的租金300000元,纳税调减300000元,合计纳税调增11532.3元。

[要求5]
答案解析:

2022年汇算清缴时可以扣除的销货成本为0元,待2023年9月取得发票后可以追补扣除160000元,2023年可以扣除的销货成本为240000元。

[要求6]
答案解析:

无须纳税调整,由于2023年9月份已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属于合法扣除凭证,且金额与暂估价格一致,因此无须纳税调整。

[要求7]
答案解析:

无须进行纳税调整。

理由:更正2022年申报表时,直接删除调增的160000元即可。

[要求8]
答案解析:

应纳税调减108000元。

理由:单价不超过500万的设备器具税前一次性扣除,调减应纳税所得额。金额=120000-12000=108000(元)。

[要求9]
答案解析:

委托研发计入加计扣除研发费用的金额=80000×80%=64000(元)

固定资产一次性全额扣除计入加计扣除研发费用的金额为120000元。

[要求10]
答案解析:

可加计扣除研发费用金额=(3000000-80000+80000×80%+108000)×100%=3092000(元)。

[要求11]
答案解析:

应纳税调增360000元

理由:居民企业(以下简称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确认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可在不超过5年期限内,分期均匀计入相应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按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在对外投资5年内转让上述股权或投资收回的,应停止执行递延纳税政策,并就递延期内尚未确认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在转让股权或投资收回当年的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时,一次性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未确认的所得为600000-120000×2=360000元。

[要求12]
答案解析:

不需要。

理由:企业在对外投资5年内转让上述股权或投资收回的,应停止执行递延纳税政策,并就递延期内尚未确认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在转让股权或投资收回当年的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时,一次性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而对于以前期间已经确认的所得不进行追溯调整。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