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
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1~3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4~6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增值税的征收管理。
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规定月份(或季度)的所属申报期结束后15日内按照税法规定办理相关手续;未按规定时限办理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在规定期限结束后5日内制作税务事项通知书,告知纳税人应当在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相关手续。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特别纳税调整。
企业从其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的比例超过以下规定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①金融企业为5:1。
②其他企业为2:1。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税收制度。
减税免税的方式分为两种:税基式减免和税额式减免。其中,税基式减免是通过直接缩小计税依据的方式实现的减税免税,具体包括起征点、免征额、项目扣除【选项A】及跨期结转等。税额式减免具体包括全部免征、减半征收、核定减免率以及另定减征税额等。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某高校吴教授取得翻译收入20 000元,该项翻译收入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款( )元。
级数 | 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 预扣率(%) | 速算扣除数 |
1 | 不超过20 000元的 | 20 | 0 |
2 | 超过20 000元至50 000元的部分 | 30 | 2 000 |
3 | 超过50 000元的部分 | 40 | 7 000 |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翻译收入属于劳务报酬所得,以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预扣预缴税款时,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 000元的,减除费用按800元计算;每次收入4 000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20%计算。依据题干数据,该项翻译收入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20 000×(1-20%)=16 000(元)。劳务报酬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二计算应预扣预缴税额。
依据题干数据,该项翻译收入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16 000×20%=3 200(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国际避税与反避税。
国际避税的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①跨国纳税人对利润的追求是国际避税产生的内在动机。
②各国税收制度的差别【选项C】和税法的缺陷【选项D】是产生国际避税的外部条件。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