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特别纳税调整。
企业从其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的比例超过以下规定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①金融企业为5:1。
②其他企业为2:1。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纳税人现场制作食品并直接销售给消费者,按照餐饮服务缴纳增值税。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及其经济效应。
弥补赤字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①增收减支;②动用结余;③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④发行公债。其中,以发行公债来弥补赤字通常只是购买力的转移,不会凭空增加购买力,所以一般被认为是最理想的弥补财政赤字的方法,是世界各国弥补财政赤字的普遍做法。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现代税收原则。
税收公平原则包括普遍原则和平等原则。其中,平等原则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横向公平,二是纵向公平。横向公平,又称“水平公平”,是指对相同境遇的人课征相同的税收。横向公平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
①排除特权阶层免税;
②自然人和法人均须纳税;【选项A】
③对公私经济均等征税;【选项D】
④对本国人和外国人在征税上一视同仁。【选项C】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甲公司为新成立的企业,营业账簿中记载实收资本300万元,资本公积200万元,新启用其他营业账簿4本,2024年发生活动如下:
(1)将财产赠与学校,签订产权转移书据。
(2)签订以物易物合同一份,用库存7 000元的A材料换取对方同等金额的B材料。
(3)签订贴息贷款合同一份,总金额50万元。
(4)签订采购合同一份,合同金额为6万元,但因故合同未能兑现。
已知:买卖合同的印花税税率为0.03%。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考查印花税。
应税营业账簿的计税依据,为账簿记载的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合计金额,其税率为0.025%。
依据题干数据,甲公司设置营业账簿应缴纳的印花税=(3 000 000+2 000 000)×0.025%=1 250(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印花税。
财产所有权人将财产赠与政府、学校、社会福利机构、慈善组织书立的产权转移书据,免征印花税。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印花税。
以物易物应当看作是两份买卖合同。应税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合同所列的金额,不包括列明的增值税税额,其税率为0.03%。
依据题干数据,甲公司签订以物易物合同应纳印花税=7 000×0.03%×2=4.2(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印花税。
贴息贷款合同免纳印花税。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印花税。
应税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合同所列的金额,不包括列明的增值税税款,其税率为0.03%。
依据题干数据,甲公司签订采购合同应纳印花税=6×10 000×0.03%=18(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中国公民王女士系自由职业者,2024年从中国境内取得收入的情况如下:
(1)从一家非上市公司分得股息20 000元;购买体育彩票中奖50 000元。
(2)一次性取得法律咨询收入80 000元,出版侦探小说一部,出版社支付稿酬80 000元。
(3)取得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收入5 000元;取得保险赔款10 000元。
(4)李女士主要在重庆工作,没有自有住房,每月支付房租2 200元;此外,2024年,李女士正在接受某大学的本科成人教育,2024年为该成人教育的第一学年,在接受该教育之前李女士为大专学历,每年支付学费1 200元。
级数 |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预扣率)(%) | 速算扣除数 |
1 | 不超过36 000元 | 3 | 0 |
2 | 超过36 000元至144 000元的部分 | 10 | 2 520 |
3 | 超过144 000元至300 000元的部分 | 20 | 16 920 |
4 | 超过300 000元至420 000元的部分 | 25 | 31 920 |
5 | 超过420 000元至660 000元的部分 | 30 | 52 920 |
6 | 超过660 000元至960 000元的部分 | 35 | 85 920 |
7 | 超过960 000元的部分 | 45 | 181 920 |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依据题干数据,王女士从非上市公司分得股息应缴纳个人所得税额=20 000×20%=4 000(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预扣预缴税款时,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 000元的,减除费用按800元计算;每次收入4 000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20%计算。劳务报酬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二(见下图)。
级数 | 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 预扣率(%) | 速算扣除数 |
1 | 不超过20 000元 | 20 | 0 |
2 | 超过20 000元至50 000元的部分 | 30 | 2 000 |
3 | 超过50 000元的部分 | 40 | 7 000 |
依据题干数据,王女士取得法律咨询收入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80 000×(1-20%)×40%-7 000=18 600(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20%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70%计算。
依据题干数据,王女士取得稿酬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收入额=80 000×(1-20%)×70%=44 800(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6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纳税人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 500元。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
依据题干数据,王女士专项附加扣除金额=1 500×12+400×4。
2023年王女士的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80 000×(1-20%)×70%+80 000×(1-20%)-60 000-(1 500×12+400×4)=29 200(元)。
综合所得应纳税额=29 200×3%=876(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