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本题来源:2025年《财政税收》模考二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翻译收入属于劳务报酬所得,以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预扣预缴税款时,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 000元的,减除费用按800元计算;每次收入4 000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20%计算。依据题干数据,该项翻译收入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20 000×(1-20%)=16 000(元)。劳务报酬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二计算应预扣预缴税额。

依据题干数据,该项翻译收入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16 000×20%=3 200(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社会保障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
  • B.社会保障支出是弹性很大的支出
  • C.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 D.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弥补商业保险的局限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保障支出。

【选项B错误】按政府对财政支出的控制能力分类,财政支出分为可控制性支出和不可控制性支出。不可控制性支出是根据现行法律、法规所必须进行的支出,也就是说,在法律和法规的有效期内,必须按照规定准时如数支付,不得随意停付或逾期支付,也不得任意削减其数额,表现为刚性很强的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而可控制性支出可由政府部门根据每个预算的年度的需要分别决定或加以增减的支出,即弹性较大的支出。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税收负担转嫁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只有商品经济存在着税收负担转嫁问题
  • B.消转是一种特殊的税收负担转嫁形式
  • C.税收负担转移一般通过价格变动实现
  • D.供给弹性大小与税收负担向前转嫁的程度成反比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

【选项A正确】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出现商品的市场交易,多环节、多层次的流通交换过程为税负转嫁提供了可能。

【选项B正确】消转亦称“税收转化”,是指纳税人对其税收负担既不向前转嫁也不向后转嫁,而是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或改进生产技术等方法,自行消化。严格地说,消转并未将税收负担转嫁给他人,这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形式。

【选项C正确】税负转嫁一般是通过价格的变动实现的,或是提高销售商品的售价,或是压低购入生产要素的购价,或是以税收的资本化改变商品的价格,而这些都要求市场价格具有可变性和各市场主体具有自由定价权。

【选项D错误】商品供给弹性大小与税收负担向前转嫁的程度成正比,与税收负担向后转嫁的程度成反比。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与企业生产效益比较,财政支出效益的特点有(    )。
  • A.计算的所费范围宽
  • B.计算的所得范围宽
  • C.效益考核全部采取货币指标
  • D.择优的方法不同
  • E.选择的时间周期不同
答案解析
答案: A,B,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特点。

政府财政支出效益分析与微观经济组织生产经营支出效益分析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计算所费与所得的范围不同:政府在分析财政支出的效益时,计算所费与所得的范围较微观经济组织宽得多。【选项A、B】

②衡量效益的标准不同。

③择优的标准不同。【选项D】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D。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在计算增值税应纳税额或销项税额的过程中,(    )可以以纳税人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一定金额后的余额为销售额。
  • A.融资租赁企业
  • B.客运场站服务
  • C.旅游服务
  • D.采用一般计税方法的建筑服务
  • E.采用简易计税方法的房地产开发企业
答案解析
答案: A,B,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增值税的计税依据。

【选项A正确】经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或者商务部批准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试点纳税人,提供融资租赁服务,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借款利息(包括外汇借款和人民币借款利息)、发行债券利息和车辆购置税后的余额为销售额。

【选项B正确】试点纳税人中的一般纳税人提供客运场站服务,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给承运方运费后的余额为销售额。

【选项C正确】试点纳税人提供旅游服务,可以选择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向旅游服务购买方收取并支付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住宿费、餐饮费、交通费、签证费、门票费和支付给其他接团旅游企业的旅游费用后的余额为销售额。

【选项D错误】试点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适用简易计税方法的,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销售额。

【选项E错误】房地产开发企业中的一般纳税人销售其开发的房地产项目(选择简易计税方法的房地产老项目除外),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受让土地时向政府部门支付的土地价款后的余额为销售额。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C。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

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依据题干数据,发生额的60%=60×60%=36(万元),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5 000+1 000)×5‰=30(万元)。36万元>30万元,则税前准予扣除30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60-30=30(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要求2]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

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

依据题干数据,乙企业新产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300×200%=600(万元),则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600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要求3]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职工福利费扣除限额=500×14%=70(万元),实际发生80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80-70=10(万元)。

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职工教育经费支出扣除限额=500×8%=40(万元),实际发生30万元,无需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所以,职工福利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0(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要求4]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

公益性捐赠支出,是指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乙企业直接向贫困地区一所学校捐款属于非公益性捐赠支出,禁止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50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要求5]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的计算。

乙企业境外所得抵免限额=(200-50)×25%=37.5(万元)。在境外已纳所得额30万元,乙企业境外所得抵免额为30万元,境外所得抵免后应向我国缴纳企业所得税=37.5-30=7.5(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