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法一:第一道工序的完工程度=(4×50%)÷(4 + 6)×100% = 20%,第二道工序的完工程度=(4 + 6×50%)÷(4 + 6)×100% = 70%,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 100×20% + 80×70% = 76(件)。方法二:在产品消耗总工时= 4×50%×100 +(4 + 6×50%)×80 = 760(小时),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消耗总工时 ÷ 单位产品额定工时= 760÷(4 + 6)= 76(件)。

分批法主要适用于单件小批类型的生产,如造船业、重型机器设备制造业等,也可用于一般企业的新产品试制或试验的生产、在建工程以及设备修理作业等,选项A、D当选。 分步法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如纺织、冶金、汽车制造等大量大批的制造企业, 选项 B、C 不当选。

平行结转分步法下,某步骤的在产品是指该步骤尚未加工完成的在产品和该步骤已完工但后续步骤尚未最终完成的产品。由于加工车间在装配车间之前,选项 A 不当选, 选项 B、C、D 当选。

分批法下,产品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一致,而与核算报告期不一致, 选项 A 当选,选项 B 不当选。分批法一般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问题,但有时会出现同一批次产品会出现跨月陆续完工的情况,那么也会涉及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成本分配,选项 C 不当选。分批法主要适用于单件小批类型的生产,如造船业、重型机器设备制造业等;也适用于一般企业中的新产品试制或试验的生产、在建工程以及设备修理作业等。在分批法下,成本对象是产品的批别,选项 D 当选。

第一步骤成本计算如表12-74 所示。
计算说明(部分):
直接材料的分配率= 330 000÷(90 000 + 10 000)= 3.3(元/ 千克)
完工半成品应分担的直接材料成本= 90 000×3.3 = 297 000(元)
月末在产品应分担的直接材料成本= 10 000×3.3 = 33 000(元)
直接人工的分配率= 63 360÷(90 000 + 10 000×60%)= 0.66(元/ 千克)
完工半成品应分担的直接人工成本= 90 000×0.66 = 59 400(元)
月末在产品应分担的直接人工成本= 10 000×60%×0.66 = 3 960(元)
制造费用的分配率= 42 240÷(90 000 + 10 000×60%)= 0.44(元/ 千克)
完工半成品应分担的制造费用= 90 000×0.44 = 39 600(元)
月末在产品应分担的制造费用= 10 000×60%×0.44 = 2 640(元)
第二步骤成本计算如表12-75 所示。
计算说明(部分):
半成品的分配率= 480 000÷(88 000 + 8 000)= 5(元/ 千克)
完工产成品应分担的份额= 88 000×5 = 440 000(元)
月末在产品应分担的份额= 8 000×5 = 40 000(元)
直接人工的分配率= 828 000÷(88 000 + 8 000×50%)= 9(元/ 千克)
完工产成品应分担的直接人工= 88 000×9 = 792 000(元)
月末在产品应分担的直接人工= 8 000×50%×9 = 36 000(元)
制造费用的分配率= 920 000÷(88 000 + 8 000×50%)= 10(元/ 千克)
完工产成品应分担的制造费用= 88 000×10 = 880 000(元)
月末在产品应分担的制造费用= 8 000×50%×10 = 40 000(元)
A 产品单位成本计算如表12-76 所示。
计算说明(部分):
直接材料成本还原= 440 000×297 000÷396 000 = 330 000(元)
直接人工成本还原= 440 000×59 400÷396 000 = 66 000(元)
制造费用成本还原= 440 000×39 600÷396 000 = 44 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