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合并报表中,应将乙公司因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上升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转入投资收益,选项 C 当选。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的会计处理如下:
(1)对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
借:长期股权投资 3 2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6 750×40%)2 700
投资收益 500
(2)对个别报表中的部分处置收益的归属期进行调整:
借:投资收益 (750×60%)450
贷:盈余公积 (500×60%×10%)30
年初未分配利润 (500×60%×90%)270
其他综合收益 (250×60%)150
(3)由于其他综合收益是乙公司持有的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故应将其他综合收益转入投资收益:
借:其他综合收益 250
贷:投资收益 250


甲公司取得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可辨认净资产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账面价值的份额+最终控制方收购被合并方时形成的商誉=5 000×60%+0=3 000(万元),选项B当选。为实现企业合并支付的审计、评估等费用,应当计入管理费用。甲公司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 3 000
累计摊销 2 000
贷:无形资产 4 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 000
借:管理费用 15
贷:银行存款 15

甲公司取得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16 800+200=17 000(万元),取得股权日应享有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为17 500(70 000×25%)万元,大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在权益法下企业应当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调整后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为17 500万元,选项B当选。会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17 000
贷:银行存款 17 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500
贷:营业外收入 500

投资方与被投资方当期存在关联交易,截至当期资产负债表日,还存在尚未实现的内部交易损益且不属于资产减值损失的,需对被投资方当期净利润进行调整,影响投资方确认相关投资收益,选项A当选;投资方与被投资方前期存在关联交易,如前期对被投资方前期净利润中未实现的内部交易损益进行调整过的,本期实现了前期内部交易损益,需对被投资单位本期净利润进行调整,影响投资方确认相关投资收益,选项B当选;被投资方存在优先股的情况下,投资方应按被投资方当期净利润扣除优先股股利后的金额确认相关投资收益,影响投资方确认相关投资收益,选项C当选;取得投资时被投资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大于或小于账面价值,被投资方净资产按原账面价值基础确认当期的损益,而投资方应以投资时点被投资方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确认被投资方当期的损益,需对被投资方当期净利润进行调整,影响投资方确认相关投资收益,选项D当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