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加班加点
- B、开展业务外包
- C、进行职位分享
- D、雇用临时工
本题考查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根据市场占有率确定公司人力资源需求规模,属于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的变化因素对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影响。因为市场占有率是受到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变化的影响,当产品销售得好,则市场占有率相应提高,企业会增加用人需求。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主要方法。
从预测方法的角度来说,在对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时,既可以采用定性的主观判断法,又可以使用定量的统计学方法。其中,主观判断法又包括经验判断法和德尔菲法两种【选项D】。经验判断法主要适用于短期预测【选项A】,以及那些规模较小或经营环境相对稳定、人员流动率不太高的组织。同时,使用这种方法,还要求管理者必须具有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否则很难保证预测结果的准确性【选项C】。
【选项B错误】在缺乏历史数据或者环境变化很大的情况下,依靠专家通过长期积累的经验进行主观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可能是最佳方式。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CD。
本题考查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从题干中“现在公司所在的整个行业进入了稳定期,公司已经找到了人力资源需求与一些关键指标之间的直接联系,可以用量化的方法进行更科学的预测”可以看出,公司在未来适合采用的人力资源预测方法是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一种基于关键的经营或管理指标与组织的人力资源需求量之间的固定比率关系,来预测组织未来人力资源需求的方法。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人力资源供求平衡的方法。
从题干中“现在随着业务增长逐渐平缓,员工虽有少量冗余,但并不需要像业界其他公司一样大规模裁员,公司可以采取更加柔性、员工受伤害程度相对低的办法来应对”可以看出,对于目前的人员冗余问题,适合采取的处理方法是进行职位分享。
方法 | 速度 | 员工受伤害的程度 |
裁员 | 快 | 高 |
降薪 | 快 | 高 |
降级 | 快 | 高 |
职位调动 | 快 | 中等 |
工作分享 | 快 | 中等 |
冻结雇用 | 慢 | 低 |
自然减员 | 慢 | 低 |
鼓励提前退休 | 慢 | 低 |
进行重新培训 | 慢 | 低 |
【选项A、B、D错误】选项ABD均属于避免未来出现人员短缺的方法,不符合题意。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人力资源供求平衡的基本对策。
通常情况下,当一个组织面临人力资源需求小于人力资源供给的情形时,可以采取以下五种措施。
(1)冻结雇用。
(2)鼓励员工提前退休。
(3)缩短现有员工的工作时间,采用工作分享的方式同时降低工资。
(4)临时性解雇或永久性裁员。
(5)组织还可以考虑对冗余人员进行培训,为未来的发展做好人力资源储备,或者是在可能的情况下,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开展新的项目或经营活动。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劳动力需求及其影响因素。
根据劳动力需求曲线(见下图),其他条件不变,工资率越高,则企业的劳动力需求数量越少;反之,工资率越低,则劳动力需求数量就越大。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绩效考核结果的分析与应用。
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划分的四种员工类型(见下图),工作态度好但工作能力不足的员工属于安分型。对于安分型的员工,组织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培训以提升其工作技能。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劳动力市场的概念与特征。
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包括:(1)特殊性。(2)多样性。【选项A】(3)不确定性。(4)交易对象的难以衡量性。(5)交易的延续性。【选项B】(6)交易条件的复杂性。【选项C】(7)劳动力出售者地位的不利性。【选项D】
【选项E错误】转移劳动力使用权属于特殊性的内容,并非劳动力市场的特征。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CD。

某公司受经济环境影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三年来持续亏损,急需降低经营成本为此,该公司计划实施经济性裁员20名。该公司提前20日向工会说明了相关事项,听取了工会意见之后向劳动行政部门书面报告了裁员方案,随后当地劳动行政部门书面同意企业实施裁员得知被列入裁员名单后,赵某和李某非常不满。赵某觉得自己离退休都不到两年了,没有功劳还有苦劳;李某更是不满,认为自己在公司工作时曾被确认因工负伤,还被认定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公司不能这样“甩包袱”。已知该公司全体员工的月平均工资是5000元,当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是4500元,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是2000元。近两年来,赵某和李某月工资都是4 000元。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考查劳动合同解除。
【选项A错误】《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需要裁减人员20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对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限制。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的。
(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对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限制。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的。
(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解除与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1年向劳动者支付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