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考查收入分配制度。
公务员实行职级工资制,公务员的基本工资包括职务工资【选项B】和级别工资【选项C】两项。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C。


本题考查在职培训对企业及员工行为的影响。
【选项A错误】只有在受过专门训练的工人仍然继续被企业所雇用的条件下,企业才能收回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这样,企业必然会有一种强烈的经济动机,即通过各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来尽力降低受过特殊培训的这些员工的流动率或辞职率。大多数接受过特殊培训的员工可能愿意在本企业中工作较长的时间,他们的流动倾向就会受到削弱。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路径-目标理论。
【选项C错误】不同的领导行为适合于不同的环境因素和个人特征:对于能力强或经验丰富的下属,指导式的领导则可能被视为多余的。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组织发展概述。
敏感性训练是指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互作用方式来改善行为的方法。在训练中,团体注重的是相互作用的过程,而不是讨论的结果。通过成功的敏感性训练可以使成员的自我知觉更为现实,群体凝聚力更强,功能失调的人际冲突减少,达到个人和组织更为一体化的目的。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险行政争议范围。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
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人力资源争议;
③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行为;【选项C】
④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调解等行为;【选项B】
⑤已就同一事项向其他有权受理的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的;
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已经依法受理的。【选项A】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C。

从2019年1月1日起,李某一直在甲公司工作,月工资8 000元,后来由于企业改制,甲公司分立为乙公司和丙公司。2022年1月1日,李某转到乙公司工作保持原岗位不变,月工资仍为8 000元,另外,甲公司在与李某解除劳动合同时向其依法支付了经济补偿金。2023年5月15日,李某在上班期间由于操作不当受伤,被认定为工伤,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十级伤残。2023年12月31日,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未再续签。
请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考查解除与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
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因劳动合同期满而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用人单位应当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第5种情形)。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1年向劳动者支付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根据案例材料,乙公司与李某的劳动合同终止,未再续签,属于用人单位应当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第5种情形。所以,乙公司应依法向李某支付经济补偿金=8 000×2÷10 000=1.6(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工伤认定。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根据案例材料,2023年5月15日,李某被认定为工伤,所以乙公司应在6月15日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工伤认定。
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30日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根据案例材料,2023年5月15日,李某上班期间受伤,被认定为工伤,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十级伤残,所以如乙公司拒绝为李某申请工伤认定,李某应在2024年5月15日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工伤保险待遇。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①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②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选项D】,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选项C】。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