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条件应具备:(1)必须是将来发生的事实(选项B正确);(2)必须是将来不确定的事实(选项D错误);(3)条件应当是双方当事人约定的(选项A错误、选项C正确);(4)条件必须合法。


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选项B,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的撤销,应“由撤销权人以撤销行为为之,人民法院不主动干预”;选项C,撤销权应“在撤销权存续期限内”行使;选项A、D,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在撤销前已经生效,但一经撤销,“自行为开始时无效”。

下列关于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A错误:除斥期间届满,实体权利消灭;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债务人取得诉讼时效抗辩权,但债权人的实体权利不消灭。选项B错误:除斥期间一般适用于形成权,诉讼时效一般适用于债权请求权。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除斥期间,无论当事人是否主张,人民法院均应当主动审查;诉讼时效期间人民法院不能主动援用,须由当事人主张后,人民法院才能审查。

甲与乙约定:若乙期末能够考满分,那么甲就送乙一块手表。关于该约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延缓条件亦称为生效条件,在延缓条件成就之前,民事法律行为已经成立,但是效力却处于一种停止状态。

下列各项中,关于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1)无效民事法律行为包括以下种类:①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②以虚假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③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④违反强制性规定或者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2)选项B,无效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无效、当然无效、绝对无效,和法院是否认可无关。(3)选项C,因重大误解而为的民事法律行为属于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

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中,沉默可以视为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的有( )。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符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时,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