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B,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的撤销,应“由撤销权人以撤销行为为之,人民法院不主动干预”;选项C,撤销权应“在撤销权存续期限内”行使;选项A、D,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在撤销前已经生效,但一经撤销,“自行为开始时无效”。


下列关于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A错误:除斥期间届满,实体权利消灭;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债务人取得诉讼时效抗辩权,但债权人的实体权利不消灭。选项B错误:除斥期间一般适用于形成权,诉讼时效一般适用于债权请求权。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除斥期间,无论当事人是否主张,人民法院均应当主动审查;诉讼时效期间人民法院不能主动援用,须由当事人主张后,人民法院才能审查。

有关诉讼时效中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A,乙未同意履行债务;选项B,当事人一方以发送信件或者数据电文方式主张权利,信件或者数据电文到达或者应当到达对方当事人的,选项B中尚未到达;选项C,只有在国家级或者下落不明的当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级具有影响的媒体上刊登具有主张权利内容的公告的,选项C中乙仅在乡镇电视台刊登。

下列各项中,关于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1)无效民事法律行为包括以下种类:①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②以虚假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③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④违反强制性规定或者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2)选项B,无效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无效、当然无效、绝对无效,和法院是否认可无关。(3)选项C,因重大误解而为的民事法律行为属于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

下列有关附条件的法律行为表述中,正确的有( )。
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条件应具备:(1)必须是将来发生的事实(选项B正确);(2)必须是将来不确定的事实(选项D错误);(3)条件应当是双方当事人约定的(选项A错误、选项C正确);(4)条件必须合法。

根据民事法律相关规定,下列关于诉讼时效起算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
选项B,未成年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18周岁之日起计算;选项C,国家赔偿案件,自赔偿请求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等限制人身自由期间不计算在内;选项D,请求他人不作为的债权请求权,应当自权利人知道义务人违反不作为义务时起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