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甲公司与乙公司为A集团下的两个子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2021年9月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M商品100件,每件成本1.2万元,每件销售价格为1.5万元,货款已经收付。截至2021年12月31日,乙公司自甲公司购入的M商品尚未对外出售,形成乙公司期末存货,期末M商品的可变现净值为每件1.05万元,乙公司计提了相应存货跌价准备45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关于2021年年末A集团合并资产负债表的会计处理中,不正确的是(  )。
  • A.M商品在合并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中列示金额为105万元
  • B.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抵销甲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确认的“营业收入”150万元
  • C.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抵销乙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30万元
  • D.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抵销乙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7.5万元
本题来源:注会《会计》模拟试卷 一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从集团公司角度来看,M商品期末应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所以合并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列示金额=100×1.05=105(万元),选项A不当选;

期末A集团合并财务报表中关于甲、乙公司内部交易的合并抵销处理如下:

借:营业收入150

    贷:营业成本150

借:营业成本30

    贷:存货30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30

    贷:资产减值损失30

选项B、C不当选;

站在合并财务报表角度来看,M商品的计税基础为150万元(1.5×100),账面价值为105万元(1.05×100),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45万元(150-105),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1.25万元(45×25%),而个别财务报表中因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已经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资产11.25[(1.5-1.05)×100×25%]万元,故无需抵销乙公司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选项D当选。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

下列各方中,不构成甲公司关联方的是(  )

  • A.甲公司总经理之子控制的乙公司
  • B.甲公司拥有30%股权并派出一名董事的被投资单位丙公司
  • C.与甲公司同受集团公司(A公司)控制的丁公司
  • D.甲公司与同受M公司重大影响的戊公司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受同一方重大影响的企业之间不构成关联方关系,甲公司与戊公司同受M公司重大影响,因此两者之间不构成关联方关系,选项D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2021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以资产负债表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计入管理费用和应付职工薪酬的金额=60×(1-20%)×3×15×1÷5=432(万元),选项A当选;2022年12月31日,甲公司将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修改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等待期由5年缩短至4年,甲公司应当按照修改后的等待期进行会计处理,并按照权益工具在修改日的公允价值,将已取得的服务计入资本公积,同时终止确认已确认的负债,两者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即甲公司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60×(1-15%)×3×18×2÷4=1377(万元),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1377-432=945(万元),选项B、C、D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组合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国内A股上市公司。其财务报告对外报出之前,内部审计人员对甲公司2021年发生的下列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提出质疑:

(1)甲公司将一栋自用写字楼出租给乙公司使用,并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2021年12月31日,甲公司认为,出租给乙公司使用的写字楼所在地的房地产交易市场比较成熟,具备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条件,遂决定将该项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计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计量模式变更日,该写字楼的账面原值为2000万元,已计提折旧4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2021年12月31日,该写字楼的公允价值为2600万元。甲公司对上述业务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26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40

 贷:投资性房地产2000

   其他综合收益640

(2)2021年,甲公司发行了一项面值为6000万元、年利率为8%、无固定还款期限、可自主决定是否支付利息的不可累积永续债。其他合同条款如下(假定没有其他条款导致该工具分类为金融负债):①该永续债嵌入了一项看涨期权,允许甲公司在发行第5年及之后以面值回购该永续债;②如果甲公司在第5年年末没有回购该永续债,则之后的票息率增加至11%;③该永续债票息在甲公司向其普通股股东支付股利时必须支付(即“股利推动机制”)。甲公司根据相应的议事机制能够自主决定普通股股利的支付,该公司发行永续债之前多年来均支付普通股股利,且本年已宣告发放普通股现金股利。甲公司对上述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6000

 贷:应付债券——面值6000

借:财务费用480

 贷:应付利息480

(3)甲公司于2021年12月15日购入一项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与面值相等)的债券(不考虑相关费用)。该债券期限为10年,年利率为5%(与购入时的市场利率一致),依据该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和甲公司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该债券被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该债券初始确认时,甲公司确定其不属于购入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2021年12月31日,甲公司综合分析后认为,该债券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并无显著增加,应按12个月计量预期信用损失,经计算预期信用损失金额为50万元。甲公司会计处理如下:

借:信用减值损失50

 贷:其他债权投资减值准备50

(4)2021年12月,甲公司因日常经营所需现金流量出现紧缺迹象,经董事会决议将一项债券投资于近期择机出售,以改善经营用现金流量紧缺的状况。甲公司取得该项债券投资时根据该债券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和管理该债券的业务模式将其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甲公司考虑到该债券将在近期择机出售,遂将该债券投资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其他资料:甲公司2021年的财务报告于2022年4月30日经董事会批准对外报出。甲公司按照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不考虑所得税等其他因素。(答案中的金额以万元为单位)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资料(1),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计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按变更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更正分录如下:

借:其他综合收益640

 贷:盈余公积64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576

资料(2),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尽管甲公司多年来均支付普通股股利,但由于甲公司能够根据相应的议事机制自主决定普通股股利的支付,进而影响永续债利息的支付,对甲公司而言,该永续债并未形成支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尽管甲公司有可能在第5年末行使其回购权,但是甲公司并没有回购的合同义务,因此该永续债应整体被分类为权益工具。更正分录如下:

借:应付债券——面值6000

 贷:其他权益工具6000

借:利润分配480

 贷:财务费用480

借:应付利息480

 贷:应付股利480

资料(3),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对于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券投资),企业应当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其损失准备,并将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且不应减少该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账面价值。更正分录如下:

借:其他债权投资减值准备50

 贷: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50

[要求2]
答案解析:

资料(4),甲公司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只有企业改变其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时,金融资产才能进行重分类。甲公司持有的该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不得因为持有意图发生变化将其进行重分类。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组合题]

甲公司主营互联网线上教育业务,由于现有办公场所无法满足人员扩张的需求,遂于2021年1月1日与乙公司(出租人)就某栋建筑物的某一层楼签订了为期6年的租赁协议,并拥有4年的续租选择权,租入后甲公司供销售部门使用。租赁协议主要条款如下:

(1)初始租赁期内的不含税租金为每年60万元,续租期间为每年66万元,所有款项应于每年年初支付;

(2)为获得该项租赁,甲公司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为30000元,其中22600元为向该楼层前任租户支付的款项,7400元为向促成此租赁交易的房地产中介支付的佣金;

(3)作为对甲公司的激励,乙公司同意补偿甲公司7400元的佣金;

(4)在租赁期开始日,甲公司评估后认为,不能合理确定将行使续租选择权,因此,将租赁期确定为6年;

(5)甲公司无法确定租赁内含利率,其增量借款年利率为6%,该利率反映的是甲公司以类似抵押条件借入期限为6年、与使用权资产等值的相同币种的借款而必须支付的利率。

甲公司获得对租赁资产使用权的控制后,对该使用权资产进行个性化装修并于当月装修完成,共支付装修费12万元。甲公司将取得的使用权资产采用直线法按6年计提折旧。

其他资料:已知:(P/A,6%,5)=4.2124,假设不考虑相关税费等其他因素的影响。(答案中的金额以万元为单位)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租赁期开始日尚未支付的租赁付款额=60×5=300(万元)

租赁期开始日租赁负债=60×4.2124=252.74(万元)

租赁期开始日未确认融资费用=300-252.74=47.26(万元)

租赁期开始日使用权资产入账价值=60+252.74+3-0.74=315(万元)

租赁期开始日会计分录如下:

借:使用权资产312.74

  租赁负债——未确认融资费用47.26

 贷:租赁负债——租赁付款额300

   银行存款60

借:使用权资产3

 贷:银行存款3

借:银行存款0.74

 贷:使用权资产0.74

【提示】装修费用应于发生时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在使用权资产的使用期间按合理方法进行摊销,并不将其计入“使用权资产”的入账价值。

[要求2]
答案解析:

2021年甲公司应确认的利息费用=252.74×6%=15.16(万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财务费用15.16

 贷:租赁负债——未确认融资费用15.16

[要求3]
答案解析:

2021年甲公司使用权资产计提的折旧额=315÷6=52.5(万元)

借:销售费用52.5

 贷:使用权资产累计折旧52.5

【提示】使用权资产通常应当自租赁期开始的当月计提折旧。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不定项选择题]

甲集团拟出售持有的部分长期股权投资,假设拟出售的股权符合持有待售类别的划分条件,下列有关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有(  )。

  • A.

    甲集团拥有子公司100%的股权,拟出售全部股权,在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将拥有的子公司全部股权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在合并报表中将子公司所有资产和负债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

  • B.

    甲集团拥有子公司100%的股权,拟出售55%股权,出售后丧失控制权,在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将拥有的子公司全部股权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在合并报表中将子公司所有资产和负债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

  • C.

    甲集团拥有子公司100%的股权,拟出售25%股权,出售后未丧失控制权,在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将拥有的子公司全部股权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在合并报表中将子公司所有资产和负债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

  • D.

    甲集团拥有联营公司35%的股权,拟出售30%股权,甲集团持有剩余5%的股权,在其个别财务报表中将拥有的该联营公司35%的股权全部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

答案解析
答案: A,B
答案解析:

甲集团拥有子公司100%的股权,拟出售25%股权,出售后未丧失控制权,该长期股权投资并不是主要通过出售而非持续使用收回其账面价值的,不应当将其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选项C不当选;甲集团拥有联营公司35%的股权,拟出售30%股权,这部分股权不再按权益法核算,剩余5%的股权在前述30%的股权处置前,应当继续采用权益法进行会计处理,在前述30%的股权处置后,应当按照金融工具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选项D不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