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对存在弃置义务而确认预计负债并计入相关资产成本的交易属于单项交易,企业对该单项交易因资产和负债的初始确认所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当在交易发生时分别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选项C当选。



从集团公司角度来看,M商品期末应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所以合并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列示金额=100×1.05=105(万元),选项A不当选;
期末A集团合并财务报表中关于甲、乙公司内部交易的合并抵销处理如下:
借:营业收入150
贷:营业成本150
借:营业成本30
贷:存货30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30
贷:资产减值损失30
选项B、C不当选;
站在合并财务报表角度来看,M商品的计税基础为150万元(1.5×100),账面价值为105万元(1.05×100),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45万元(150-105),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1.25万元(45×25%),而个别财务报表中因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已经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资产11.25[(1.5-1.05)×100×25%]万元,故无需抵销乙公司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选项D当选。

2021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以资产负债表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计入管理费用和应付职工薪酬的金额=60×(1-20%)×3×15×1÷5=432(万元),选项A当选;2022年12月31日,甲公司将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修改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等待期由5年缩短至4年,甲公司应当按照修改后的等待期进行会计处理,并按照权益工具在修改日的公允价值,将已取得的服务计入资本公积,同时终止确认已确认的负债,两者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即甲公司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60×(1-15%)×3×18×2÷4=1377(万元),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1377-432=945(万元),选项B、C、D当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