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并方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发生的中介费用应计入管理费用,选项C当选。


由于此项长期股权投资并非企业合并形成的,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的审计费、评估费等2万元应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选项A不当选。乙公司为发行股份向证券机构支付佣金3万元应当冲减股票发行的溢价收入,即冲减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依次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选项B不当选。取得股权日甲公司应享有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7500(25000×30%)万元小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8002(8000+2)万元,无须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进行调整,选项C不当选,选项D当选。
甲公司会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8002
贷:应收账款8000
银行存款2
乙公司会计处理如下:
借:应付账款8000
贷:股本1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7000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3
贷:银行存款3

由于A厂房的销售对价高于该A厂房在销售当日的公允价值,超额售价200(2000-1800)万元作为乙公司向甲公司提供的额外融资进行会计处理。18年付款额的现值=120×(P/A,5%,18)=1402.75(万元),其中:200万元与额外融资相关,1202.75(1402.75-200)万元与租赁相关;对应的未折现年付款额分别如下:额外融资年付款额=200÷1402.75×120=17.11(万元),租赁相关年付款额=120-17.11=102.89(万元)。租回所保留的权利占比=租赁相关付款额的现值÷该厂房的公允价值=1202.75÷1800=66.82%,使用权资产=该厂房的账面价值×租回所保留的权利占比=(1200-200)×66.82%=668.2(万元)。租赁期开始日后,甲公司支付的年付款额120万元中,102.89万元作为支付租赁付款额处理,其余17.11万元作为偿还额外融资的本金及支付相关利息进行会计处理。租赁付款额=租赁相关年付款额×年数=102.89×18=1852.02(万元),未确认融资费用=租赁付款额-租赁付款额的现值=1852.02-1202.75=649.27(万元)。2025年12月31日,甲公司确认财务费用的金额=1402.75×5%=70.14(万元)。
在租赁期开始日,甲公司(卖方兼承租人)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①额外融资(简化处理,未考虑明细):
借:银行存款200
贷:长期应付款(本金)200
②租赁相关:
借:固定资产清理1000
累计折旧200
贷:固定资产1200
借:银行存款1800
使用权资产668.2
租赁负债——未确认融资费用649.27
贷:固定资产清理1000
租赁负债——租赁付款额(102.89×18)1852.02
资产处置损益265.45
综上所述,选项A、C、D当选,选项B不当选。


①由于A、B、C三个资产组和总部资产的使用寿命均为10年,故甲公司按使用寿命计算的权重均为1,将总部资产的账面价值分配至各资产组的金额如下:
总部资产应分配给A资产组的账面价值=800×1280×1÷(1280×1+640×1+1280×1)=320(万元)。
总部资产应分配给B资产组的账面价值=800×640×1÷(1280×1+640×1+1280×1)=160(万元)。
总部资产应分配给C资产组的账面价值=800×1280×1÷(1280×1+640×1+1280×1)=320(万元)。
②分配后各资产组的账面价值分别如下:
A资产组(包含总部资产)的账面价值=1280+320=1600(万元)。
B资产组(包含总部资产)的账面价值=640+160=800(万元)。
C资产组(包含总部资产)的账面价值=1280+320=1600(万元)。
③分别对各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
A资产组(包含总部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600万元,可收回金额为1680万元,没有发生减值,应计提减值准备的金额为0。(1分)
B资产组(包含总部资产)的账面价值为800万元,可收回金额为640万元,发生减值160(800-640)万元。
C资产组(包含总部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600万元,可收回金额为1520万元,发生减值80(1600-1520)万元。
④将各资产组的减值损失在总部资产和各资产组之间进行分配:
B资产组(包含总部资产)减值损失应分配给总部资产的金额=160×160÷800=32(万元),应分配给B资产组本身的金额=160×640÷800=128(万元)。(1分)
C资产组(包含总部资产)减值损失应分配给总部资产的金额=80×320÷1600=16(万元),应分配给C资产组本身的金额=80×1280÷1600=64(万元)。(1分)
综上所述,B资产组应计提减值准备的金额为128万元;C资产组应计提减值准备的金额为64万元;总部资产应计提减值准备的金额为48(32+16)万元。(1分)
①会计处理原则:
在对包含商誉的相关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时,如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减值测试:
第一,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计算可收回金额,并与相关账面价值相比较,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0.5分)
第二,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比较这些相关资产组的账面价值(包括所分摊的商誉的账面价值部分)与其可收回金额,如相关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确认商誉的减值损失,减值损失金额应当首先抵减分摊至资产组中商誉的账面价值。(0.5分)
第三,根据资产组中除商誉之外的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占比重,按比例抵减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0.5分)
②甲公司在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商誉=1200-1400×80%=80(万元),合并财务报表中未确认的归属于少数股东的商誉=80÷80%×20%=20(万元),则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整体商誉=80÷80%=80+20=100(万元)。
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确认的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减值损失=1625-1425=200(万元)。
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确认的包含整体商誉的资产组减值损失=(1625+100)-1425=300(万元)。
包含商誉的资产组的减值金额应先抵减商誉的账面价值,因此应当先将资产减值损失300万元冲减商誉的账面价值,然后,再将剩余部分分摊至资产组中的其他资产。本题300万元减值损失中有100万元属于商誉减值损失,由于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的商誉仅限于甲公司持有乙公司80%股权的部分,因此,甲公司只需要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归属于甲公司的商誉减值损失,即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应确认的商誉减值损失=100×80%=80(万元)。(1分)
③由于乙公司仅有一项固定资产出现减值迹象,因此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200(300-100)万元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减值损失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280
贷:商誉80
固定资产200(1分)
①2025年12月31日,甲公司预计在2026年将有1800名职工将享受不超过10天的带薪休假,则2026年这1800名职工不会使用2025年剩余的休假,该休假会在2026年12月31日作废,所以这1800名职工的累积带薪缺勤无须在2025年年底予以确认;另外200名管理人员平均休假12天,按累积带薪缺勤制度的规定,将会使用2025年未休假的天数为2(12-10)天,所以在2025年需对该累积带薪缺勤予以确认。2025年,甲公司因实行累积带薪制度应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金额=(12-10)×200×600÷10000=24(万元)。(1分)
②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24
贷:应付职工薪酬24(0.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