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组合题]自2010年起,张某在甲商贸公司工作。2017年3月,甲商贸公司分立为甲贸易公司、乙贸易公司和丙贸易公司。分立协议明确由甲贸易公司承受分立前甲商贸公司的所有劳务权利义务,并明确张某继续在甲贸易公司工作,甲贸易公司的登记地一直在江北区,张某的实际工作所在地一直在江东区,另外,张某户籍在江西区,常住地在江南区。2018年5月7日,张某离开甲商贸公司。2018年8月7日,张某向调解组织提出书面申请,希望解决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之间甲商贸公司拖欠其工资问题,后因调解未果,张某就上述拖欠工资问题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仲裁过程中,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要求张某提供工资发放明细表、社保缴纳情况证明。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要求1]

在张某提起的劳动争议仲裁中,被申请人应是(    )

  • A、乙贸易公司
  • B、丙贸易公司
  • C、甲贸易公司、乙贸易公司或丙贸易公司
  • D、甲贸易公司
[要求2]

张某可以向(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 A、江东区
  • B、江南区
  • C、江西区
  • D、江北区
[要求3]

在张某提起的仲裁程序中,举证责任分配正确的是(    )

  • A、工资发放明细表、社保费缴纳情况证明均由张某提供
  • B、工资发放明细表由公司提供,社保费缴纳情况证明由张某提供
  • C、工资发放明细表由张某提供,社保费缴纳情况证明由公司提供
  • D、工资发放明细表和社保费缴纳情况证明都应由公司提供
[要求4]

下列情形中,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仲裁时效中断的有(    )

  • A、张某向调解组织书面申请调解其工资争议的行为
  • B、甲商贸公司分裂为三家公司的行为
  • C、张某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行为
  • D、张某离开甲商贸公司的行为
本题来源:2020年《人力资源管理》真题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特殊情形下的劳动合同履行。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十七条规定,企业法人分立的,其权利和义务由分立后的法人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但是债权人和债务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要求2]
答案: A,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争议仲裁管辖。

发生劳动争议,申请人可以选择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中的任何一个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

[要求3]
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争议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但考虑到用人单位作为用工主体方掌握和管理着劳动者的档案、工资发放、社会保险费缴纳、劳动保护提供等情况和材料,劳动者一般无法取得和提供,因此对用人单位提供证据又作出了特别规定。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

[要求4]
答案: A,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仲裁时效中断。

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①一方当事人通过协商、申请调解等方式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的;②一方当事人通过有关部门投诉,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申请支付令等方式请求权利救济的;③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的。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力市场的概念。

劳动力市场是进行劳动力交易的一种要素市场。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实际工资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实际工资是企业支付给员工的货币工资
  • B.政府在制定相关宏观经济政策时,应了解市场上的实际工资水平
  • C.消费者价格指数越高,相同货币工资所代表的实际工资水平越低
  • D.实际工资是劳动力供给决策的依据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

货币工资(名义工资)是指雇主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实际工资则是指货币工资所能购买到的商品和服务量。选项A说法错误。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

(所考查知识点已在2022年教材中删除)下列关于劳动力市场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在劳动力市场上有很多机构为劳动力供求双方的接触和联系提供方便
  • B.劳动力供求双方在劳动力市场上会通过某种方式交换劳动力质量和价格信息
  • C.劳动力供求双方通过劳动力市场达成协议后最终都会签订书面的正式雇佣合同
  • D.在劳动力市场上通常可以看到正在招聘员工的企业
  • E.在劳动力市场上通常可以看到正在通过各种方式找工作的劳动者
答案解析
答案: A,B,D,E
答案解析:劳动供求双方一旦达成协议,就会签订某种形式的雇佣合同,这种合同是书面形式的,有些也可能仅仅是双方的一种默契,选项C错误。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在职培训。

大多数在职培训都是非正式的,以至于难以衡量甚至难以觉察。也就是说,即使是在有组织的培训学习较少的情况下,劳动者仍然能够学习技能,使自己对企业而言更富有生产力、更有价值。经验较少的劳动者往往通过"边干边学"来获取新的技能,如先观察技术工人如何工作,然后在技术工人生病或缺岗时顶岗操作来熟悉技术。此外,通过有经验的技术工人与未受过训练的工人之间的信息和技能的不断传递,也可以提高新工人的技术,如新工人可以通过工间的聊天了解一些技术细节。

[要求2]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在职培训的成本。

隐性成本也可以理解为机会成本,包括:①受训者参加培训的机会成本(选项B);②利用机器或有经验的职工从事培训活动的机会成本(选项A、C)。选项D属于直接成本。

[要求3]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在职培训的收益。

在职培训的收益主要表现在受训者生产率的提高上。然而这种收益有时是比较明显的,如各种操作性技术培训。而有些则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表现出来,这主要表现在一些技术操作性不太强的培训,如机械工作原理的培训、文化培训等。这些培训计划的结果在短期内往往不太明显,但受训者的生产率还是可以通过工作思路的开阔、思维能力的增强而逐步得到提高。

[要求4]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在职培训投资的成本及收益安排。

在管理实践中,企业所进行的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实际上是很难完全区分开的,因此,在企业的各种在职培训活动中,普遍运用先分摊成本再共享收益的双赢方式,选项A正确。约定培训服务期,是降低培训风险的最主要的方法之一,选项D正确。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薪酬成本的控制。

薪酬成本控制方法包括:①控制雇佣量(不仅是控制员工数量,而且是控制工时数量)(选项A、B);②控制基本薪酬,即主要控制加薪的规模、加薪的时间和员工的覆盖面;③控制奖金;④控制福利支出;⑤利用适当的薪酬技术手段。

[要求2]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薪酬策略。

在确定薪酬水平时,企业可以采取领先策略、跟随策略、滞后策略或混合策略。根据案例内容,该企业目前采用的是滞后策略,为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基力,可以优先选择领先型策略,或者采取跟随型策略。选项A、C正确。

[要求3]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薪酬体系设计的基本步骤。

工作分析是确定薪酬体系的基础;职位评价主要是为了解决薪酬的内部公平性问题。

[要求4]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薪酬体系设计的基本步骤。

薪酬调查主要是为了解决薪酬的外部竞争性问题。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