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题考查财政支出规模的增长趋势。
皮考克和魏斯曼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将导致公共支出增长的因素归结为:①内在因素:在税收条件不变的条件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的增加,政府所征得的税收收入必然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政府公共支出随之上升;②外在因素:财政收入因动荡(战争、自然灾害等)原因增加后,很难再降低。

本题考查增值税简易办法应纳税额的计算。
房地产开发企业采取预收款方式销售所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在收到预收款时按照3%的预征率预缴增值税。

本题考查国际重复征税的免除。
扣除法是指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取得的国内外所得汇总征税时,允许居民将其在国外已缴纳的所得税视为费用在应纳税所得中予以扣除,就扣除后的部分征税。所以该公司2019年度境外所得应向A国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200-200×30%) ×40%=56 (万元)。

本题考查政府预算的决策程序。
政府预算的政治决策程序的强制性主要表现在:①偏好表达的强制性(选项B);②投票规则的强制性(选项C);③政策意志的强制性(选项D);④决策结果的强制性(选项E)。

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生产销售机床,适用13%的增值税税率,2020年5月发生下列业务。
(1)购进原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40万元,增值税为5.2万元,材料已经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
(2)购进低值易耗品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5万元,增值税为0.65万元,款项已经支付,低值易耗品尚未验收入库。
(3)销售机床给甲公司,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为90万元,增值税为11.7万元;同时收取包装物押金3.29万元。
(4)将产品投资入股20万元(成本价),该企业没有同类产品售价,适用成本利润率为10%。
(5)该企业附设一非独立核算的维修部,取得产品维修费全部收入1.13万元。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考查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销售机床给甲公司,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确认的销项税额为11.7万元,即117 000元。
本题考查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购进原材料的和购进低值易耗品产生的进项税额均可进行抵扣。本月允许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5.2+0.65) ×10 000=58 500(元)
本题考查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单位或个体工商户将自产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工商户,视同销售货物,征收增值税。组成计税价格的公式为: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依据题干数据,视同销售的投资入股产品的增值税计税价格=200 000×(1+10%)=220 000(元)。
本题考查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本月应缴纳的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117 000+220 000×13%+11 300÷(1+13%) ×13%-58 500=88 400(元)。

居民甲有两套住房,将其中一套住房出售给居民乙,成交价格为200万元, 将另一套住房与居民丙交换,换得一套三室两厅两卫住房。同时,居民甲向居民丙支付差价款100万元。此后,居民甲将此三室两厅两卫住房出租给居民丁居住,2020年全年租金为5万元(与市场租金水平相当),居民丙取得房屋后,将此房屋等价交换给居民丙的同事。(假设该省规定按房产原值一次扣除30%后的余值评税,契税税率为3%)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考查契税的纳税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承受的单位和个人为契税的纳税人。甲将其中一套住房出售给乙,承受房产的一方是乙,由乙缴纳契税。房屋所有权相互交换,双方交换价值相等,免纳契税,办理免征契税手续。其价值不相等的,按超出部分由支付差价方缴纳契税。甲将另一套房屋与丙交换并支付差价,由支付差价方甲缴纳契税。
本题考查房产税的纳税人。
房产税以在征税范围内的房屋产权所有人为纳税人,所以应该是甲缴纳房产税。
本题考查房产税的税率及其应纳税额的计算。
对个人出租住房,不区分用途,按4%的税率征收房产税。房产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房产租金收入×适用税率。依据题干数据,甲出租房屋应缴纳的房产税=5×4%=0.2(万元)。
本题考查契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上述居民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200×3%+100×3%=9(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