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本题来源:2023年《财政税收》真题(考生回忆版)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特别纳税调整。

利润分割法,是指将企业与其关联方的合并利润或者亏损在各方之间采用合理标准进行分配的方法。

【选项A错误】再销售价格法,是指按照从关联方购进商品再销售给没有关联关系的交易方的价格,减除相同或者类似业务的销售毛利进行定价的方法。

【选项B错误】成本加成法,是指按照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进行定价的方法。

【选项D错误】可比非受控价格法,是指按照没有关联关系的交易各方进行相同或者类似业务往来的价格进行定价的方法。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解决市场失灵的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
  • A.通过市场主体的努力,可以解决市场失灵
  • B.通过政府财政干预,以非市场方式可以解决市场失灵
  • C.通过市场方式可以解决市场失灵
  • D.

    通过市场组织的相互协调,可以解决市场失灵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

对于市场失灵问题,个人和经济组织是无能为力的,需要以政府为主体的财政介入,用非市场方式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综合所得的是(    )。
  • A.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 B.财产转让所得
  • C.稿酬所得
  • D.工资、薪金所得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其中,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选项D】,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选项C】,以及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选项A】称为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

【选项B错误】纳税人取得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按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3 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3 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 5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要求2]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纳税人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本人或者其配偶扣除;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其父母一方扣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D。

[要求3]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纳税人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者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 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要求4]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预扣预缴税款时,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 000元的,减除费用按800元计算;每次收入4 000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20%计算。

依据题干数据,小陈6月取得的制图收入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30 000×(1-20%)×30%-2 000=5 200(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要求5]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预扣预缴税款时,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 000元的,减除费用按800元计算;每次收入4 000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20%计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20%的比例预扣率。

依据题干数据,小陈6月取得的制图收入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2 000-800)×20%=240(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2020年9月29日起,纳税人无偿转让股票时,转出方以该股票的买入价为卖出价,按照金融商品转让计算缴纳增值税:在转入方将上述股票再转让时,以原转出方的卖出价为买入价,按照金融商品转让计算缴纳增值税。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税务行政复议申请期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当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自具体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计算
  • B.载明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文书直接送达的,自受送达人签收之日起计算
  • C.申请人可以在知道税务机关做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 D.具体行政行为依法通过公告形式告知受送达人的,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计算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税务行政复议。

【选项D错误】具体行政行为依法通过公告形式告知受送达人的,行政复议申请期限自公告规定的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