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组合题](本题知识点已在最新教材中删除)甲企业为中国居民企业,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与销售,属于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2017年度甲企业销售收入为4600万元,销售成本为2000万元,年度利润总额为600万元,其他有关需要纳税调整的事项资料如下:(1)销售费用:广告费500万元、业务宣传费220万元;(2)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50万元;(3)营业外支出:税收滞纳金5万元,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向贫困山区的捐款84万元;(4)投资收益:国债利息收入5万元,从境内被投资非上市居民企业分回的股息40万元;(5)实际发放的合理工资薪金200万元,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38万元。已知:各项支出均取得合法有效凭据,并已作相应的会计处理,其他事项不涉及纳税调整。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和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答案中的金额均用“万元”表示):[要求1]计算甲企业2017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需写明应纳税调增或调减)。
[要求2]计算甲企业2017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业务招待费支出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需写明应纳税调增或调减)。
[要求3]计算甲企业2017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营业外支出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需写明应纳税调增或调减)。
[要求4]计算甲企业2017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投资收益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需写明应纳税调增或调减)。
[要求5]计算甲企业2017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职工福利费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需写明应纳税调增或调减)。
[要求6]计算甲企业2017年度的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①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税前扣除限额=4600×15%=690(万元)。
②企业实际发生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500+220=720(万元)。
③由于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实际发生额大于税法扣除限额,所以只能税前扣除690万元,因此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应纳税调增720-690=30(万元)。
[要求2]
答案解析:
①业务招待费的扣除限额为营业额的5‰和发生额的60%较低者。50×60%=30(万元)与4600×5‰=23(万元)比较,23万元较低,所以税前准予扣除的业务招待费为23万元。
②业务招待费应纳税调增50-23=27(万元)。
[要求3]
答案解析:
①税收滞纳金不得税前扣除,所以纳税调增5万元。
②公益性捐赠支出扣除限额=600×12%=72(万元),实际发生额大于税法扣除限额,所以纳税调增=84-72=12(万元)。
③营业外支出合计应纳税调增=5+12=17(万元)。
[要求4]
答案解析:
①国债利息收入属于免税收入,居民企业从非上市居民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属于免税收入。
②投资收益应纳税调减=5+40=45(万元)。
[要求5]
答案解析:
①职工福利费税前扣除限额=200×14%=28(万元)。
②职工福利费应纳税调增=38-28=10(万元)。
[要求6]
答案解析:
①应纳税所得额=600+30+27+17-45+10=639(万元)。
②高新技术企业的税率为15%,所以应纳税额=639×15%=95.85(万元)。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2018年中级《经济法》真题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甲普通合伙企业的合伙人李某欠个体工商户张某20万元债务,张某欠甲合伙企业9万元债务已到期,李某的债务到期后一直未清偿,张某的下列做法中,符合《合伙企业法》规定的是(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根据合伙法律制度规定,张某不得代位行使李某在合伙企业中的权利,不得以与李某的债权债务关系对抗合伙企业,不得自行接管李某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强制执行李某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其他合伙人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购买权。选项C不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本题已根据最新教材改编)甲有限责任公司设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该公司经理王某违反法律规定,拖延向股东张某分配利润,张某拟通过诉讼维护自己的权利。下列关于张某诉讼权力的表述中,符合公司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损害公司利益,股东有权书面请求监事会起诉相关人员,公司监事损害公司利益,股东有权书面请求董事会起诉相关人员;公司董监高损害股东利益,股东有权以自己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选项A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知识点已在最新教材中删除)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上市公司的下列情形中,属于应当由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的有( )。答案解析
答案:
A,C,D
答案解析:上市公司股本总额减至人民币3000万元,证交所应当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选项B不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判断题]陈某向李某借款5万元,借款期限1年,未约定利息。陈某还款时,李某可以要求陈某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支付利息。(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利息,出借人主张支付借期内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本题表述错误。
点此查看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