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处理经济业务,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计算本期盈亏的会计处理基础是(  )。
  • A.相关性
  • B.收付实现制
  • C.权责发生制
  • D.及时性
本题来源:第一~三节 会计概述,会计基本假设和基础,信息质量要求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收付实现制是以收到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等的依据。按照收付实现制,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间将与现金收支行为的发生与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换言之,现金收支行为在其发生的期间全部记作收入和费用,而不考虑与现金收支行为相连的经济业务实质上是否发生。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不定项选择题]以下没有体现可比性原则的有(  )。
  • A.对于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
  • B.对于不重大的前期差错采用未来适用法
  • C.某企业因2024年发放股票股利而重新计算2023年的每股收益
  • D.为了保持前后一致,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增资达到控制,仍然采用权益法进行后续计量
答案解析
答案: B,D
答案解析:

选项B,对于不重大的前期差错采用未来适用法,体现了重要性,没有体现可比性;因增资达到控制,应采用成本法进行后续计量,选项D说法错误,没有体现可比性。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在可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不会破产清算,所持有的资产将正常营运,所负有的债务将正常偿还,这属于(  )。
  • A.货币计量假设
  • B.会计分期假设  
  • C.持续经营假设  
  • D.会计主体假设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选项A,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选项B,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间隔相同的期间;选项D,在会计主体假设下,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本身所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可靠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企业在财务报表中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和负债   
  • B.企业充分披露与使用者决策相关的有用信息  
  • C.企业对尚未发生的交易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 D.企业将已运至企业、尚未收到发票的商品暂估入账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选项C,可靠性要求企业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将符合会计要素定义及其确认条件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如实反映在财务报表中,不得根据虚构的、没有发生的或者尚未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上市公司的下列行为中,不违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有(  )。
  • A.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交易性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公允价值计量,不再计提减值准备
  • B.上期提取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250000元,鉴于被投资方经营业绩持续下滑,本期又提取减值100000元  
  • C.鉴于本期经营亏损,将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工程借款的利息支出予以资本化
  • D.鉴于某项固定资产已经完成改扩建,决定重新确定其折旧年限
答案解析
答案: A,B,D
答案解析:

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工程借款的利息支出应予以费用化。选项C不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违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处理中,可以体现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的有(  )。
  • A.以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以变更为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 B.期末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的存货,应对其按照成本计量
  • C.企业应区分业务中的费用和损失
  • D.企业将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答案解析
答案: A,C,D
答案解析:区分收入和利得、费用和损失、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以及适度引入公允价值等,都可以提高会计信息对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价值,体现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选项B,是遵循谨慎性要求的处理。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