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企业在进行商业信用定量分析时,应当重点关注的指标是(  )。(2010年)
  • A.发展创新评价指标  
  • B.企业社会责任指标
  • C.流动性和债务管理指标
  • D.战略计划分析指标
本题来源:第三节 应收账款管理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商业信用的定量分析。

企业进行商业信用的定量分析可以从考察信用申请人的财务报表开始。通常使用比率分析法评价顾客的财务状况。

常用的指标有:流动性和营运资本比率(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以及现金对负债总额比率)、债务管理和支付比率(利息保障倍数、长期债务对资本比率、带息债务对资产总额比率,以及负债总额对资产总额比率)和盈利能力指标(销售回报率、总资产回报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应收账款赊销效果的好坏,依赖于企业的信用政策。公司在对是否改变信用期间进行决策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 A.等风险投资的最低报酬率
  • B.产品的变动成本率
  • C.应收账款的坏账损失率
  • D.公司的所得税税率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应收账款赊销效果的好坏,依赖于企业的信用政策。

公司在对是否改变信用期间进行决策时,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1)收益的增加[销售增加额×边际贡献率或销售增加额×(1-变动成本率)];

(2)应收账款应计利息的增加;

(3)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坏账损失率)的增加;

(4)现金折扣成本和存货占用资金应计利息的增加等。

但不考虑增加收益所涉及的所得税问题。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不定项选择题]运用应收账款余额控制模式进行应收账款管理可以发挥的作用有(  )。(2014年)
  • A.预测公司的现金流量
  • B.预计应收账款的水平
  • C.反映应付账款的周转速度
  • D.评价应收账款的收账效率
答案解析
答案: A,B,D
答案解析:

企业可以运用应收账款账户余额模式来:

(1)计划应收账款金额水平;

(2)衡量应收账款的收账效率;

(3)预测未来的现金流。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判断题]应收账款保理中,从风险角度看,有追索权的保理相对于无追索权的保理对供应商更有利,对保理商更不利。(  )(2016年)
  • A.
  • B.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有追索权保理是指供应商将债权转让给保理商,供应商向保理商融通货币资金后,如果购货商拒绝付款或无力付款,保理商有权向供应商要求偿还预付的货币资金,所以对保理商有利,而对供应商不利。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组合题]B公司是一家制造类企业,产品的变动成本率为60%,一直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信用条件为N/60。如果继续采用N/60的信用条件,预计2011年赊销收入净额为1000万元,坏账损失为20万元,收账费用为12万元。 为扩大产品的销售量,B公司拟将信用条件变更为N/9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预计2011年赊销收入净额为1100万元,坏账损失为25万元,收账费用为15万元。假定等风险投资最低报酬率为10%,一年按360天计算,所有客户均于信用期满付款。 要求: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增加的收益=(1100-1000)×(1-60%)=40(万元)

【知识链接】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差额分析法解题思路之”增加的收益“

[要求2]
答案解析:

增加的应收账款应计利息=1100/360×90×60%×10%-1000/360×60×60%×10%=6.5(万元)

增加的坏账损失=25-20=5(万元)

增加的收账费用=15-12=3(万元)

增加的应收账款成本总额=6.5+5+3=14.5(万元)

【知识链接】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差额分析法解题思路之”增加的成本“

[要求3]
答案解析:

增加的税前损益=40-6.5-5-3=25.5(万元),大于零,所以应改变信用条件。

【知识链接】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差额分析法解题思路之”决策“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单选题]信用评价的“5C”系统中,条件是指(  )。
  • A.在短期和长期内可供使用的财务资源
  • B.指顾客拒付款项或无力支付款项时能被用作抵押的资产条件
  • C.指影响顾客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经济环境
  • D.申请者的偿债能力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所谓“5C”系统,是评估顾客信用品质的五个方面,即“品质”“能力”“资本”“抵押”和“条件”。

选项A指“5C”系统中的资本;

选项B指“5C”系统中的抵押;

选项C指“5C”系统中的条件;

选项D指“5C”系统中的能力。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